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1 19:16:55
近年來,資本市場違法主體的操縱手法不斷翻新,意圖逃避監管、打法律法規的“擦邊球”。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高壓監管和法網密織之下,任何市場操縱行為終難逃脫法律法規的嚴厲制裁。
每經編輯 許自然
近日,有權威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了多宗2016年證監會依法處罰的操縱市場案件,包括查處過程、調查細節等鮮活內容。
通過與近年來多宗資本市場上頗具影響力的操縱市場案件對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以來,違法主體操縱手法多樣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另一大趨勢則是公安部門的大力介入,極大地震懾了操縱市場的違法主體。
證監會聯合公安部嚴打市場操縱
2016年11月2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稽查部門決定于近日部署開展“打擊市場操縱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將16起涉嫌市場操縱案件納入此次專項打擊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鄧舸表示,在此次專項打擊行動期間,證監會將嚴格履行監管執法職責,并與公安部門密切合作,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銜接工作,如發現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查辦,根據案件查處情況陸續通報此次專項打擊行動工作進展及有關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2016年11月28日,證監會和公安部在深圳聯合舉辦證券違法犯罪案件執法培訓班,針對證券市場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迅速反應,已正式確定遼寧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等五個證券犯罪辦案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多起具有重大影響的操縱市場案件中,均有證監會與公安部門之間密切的合作。以原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操縱市場案中,隨著案件事實的逐步清晰,證監會調查組迅速啟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對主要涉案對象實施了邊控手段,防止相關人員脫逃,實現了及時辦理、快速移送。
在“1001項奇葩議案”中,參與調查的稽查執法人員也曾告訴媒體人士。“稽查人員到鮮言的‘大本營’湖北荊門漢通總部取證,保安說不讓進就不讓進。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終于進到辦公室。”
新手法操縱案件逐步增多
權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操縱市場案件近年來呈現多個趨勢特點,首先是涉及新領域、新類型、新手法案件增多;其次是操縱手法多樣化,違法人員采用虛假申報、尾市拉抬、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多種違法手段進行市場操縱等。”
記者注意到,在任良成操縱市場案中,主要是利用大宗交易跨平臺操縱。值得注意的是,任良成之前曾在大宗交易當日尾市拉抬股價被查處,此次又變化手法,改用大額申報、高價申報等手段在盤中拉抬股價。
在中鑫富盈、吳峻樂合謀操縱“特力A”“得利斯”股票價格案中,當事人利用傘形信托隱居幕后。此案涉及的幾十個信托賬戶大部分屬于傘形信托子賬戶,證券公司留存的只是信托公司這一層面的資料,比如賬戶名稱不顯示子賬戶名稱等,給調查賬戶實際控制關系增加了難度。
針對任良成操縱市場案,稽核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于本案涉及賬戶數量眾多,而且既有單一的連續交易操縱,又有大宗交易相關市場操縱,后期數據分析量大。針對1200多次大宗交易行為和340多只股票,調查組自創了指標分析模板,綜合多項指標篩查交易異常股票,科學判斷操縱期間,根據多項微觀指標明確操縱行為,提高了案件認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權威人士透露,證監會將繼續對各類市場操縱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對打擊操縱市場違法行為中發現的超比例持股、違規減持、短線交易等違法行為予以一并關注,對于符合立案標準的立即立案稽查,做到無死角監控、嚴厲打擊,確保市場秩序健康平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