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7 00:43:10
劉士余主席多次提到了“穩”這個詞,并指出:“檢驗我們改革是不是下了真功夫,方法對不對,效果好不好,唯一標準就是看資本市場是否穩定健康發展。”對于新股發行速度,劉士余主席表示,新股發行關鍵是過會企業的質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 東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編者按
【 2017年2月26日上午10點,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下簡稱國新辦)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等情況的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副主席方星海、趙爭平和李超就市場各界關注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劉士余主席表示,新股發行不在家數多一點還是少一點,關鍵是過會企業的質量。證監會在去年花了很大功夫嚴把IPO公司的質量關,再融資的質量關、并購重組的質量關,加大了發行人、保薦人的責任。】
每經記者 袁 東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17年2月2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進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及三位副主席出席,并對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劉士余主席多次提到了“穩”這個詞,并指出:“檢驗我們改革是不是下了真功夫,方法對不對,效果好不好,唯一標準就是看資本市場是否穩定健康發展。”對于新股發行速度,劉士余主席表示,新股發行關鍵是過會企業的質量。
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對市場的正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騰訊對于港股、蘋果對于美股都具有標桿性的意義,不僅吸引了人氣,還推動了股指上漲。未來隨著充滿活力的生力軍的加入,A股也將更有想象空間。
新股發行為市場注入“活水”
新股發行對市場一直具有重要的影響,此前A股新股發行速度相對較慢,就形成了所謂的“堰塞湖”。不過,從2016年開始,新股發行開始大幅提速,新股加速發行不僅使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為市場“注入活水”,同時“殼”資源的炒作也開始出現降溫現象。
劉士余主席表示,新股發行不在家數多一點還是少一點,關鍵是過會企業的質量。證監會在去年花了很大功夫嚴把IPO公司的質量關,再融資的質量關、并購重組的質量關,加大了發行人、保薦人的責任。
此外他還指出:“我們工作的最基本準則就是尊重市場機制、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所以,去年加大了資本市場IPO審核的力度,增加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供給。實踐證明,來自于市場共識的這個做法是受市場歡迎的,是有生命力的。”
2016年,有280家企業通過IPO核準,248家完成了IPO發行。
劉士余主席表示,“今年我在證監會系統的工作會議上講,我們有信心解決所謂的‘堰塞湖’問題。‘堰塞湖’的數量效應并不是很重要,部分投資者心理效應更重要。”
支持科技創新公司上市
證監會嚴把IPO公司的質量關,同時也歡迎科技創新驅動型公司在資本市場融資,資本市場敞開懷抱歡迎這些企業。
劉士余主席強調,尊重企業對上市地的選擇。國內的投資者也希望分享這些科技公司、科技金融公司發展的成果,也愿意和他們共擔風險。
事實證明,全球頂級科技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作用往往是積極的。例如,騰訊控股2004年在港股市場上市,一方面自身逐漸成為全球頂級互聯網公司,另一方面騰訊控股股票長期成為港股市場成交額最大的股票,還是恒生指數權重最大的股票之一。而蘋果在美股市場也有類似的作用。
伴隨互聯網經濟的逐漸成熟,快遞業作為新興行業也逐步登陸資本市場,除了中通在美國上市外,圓通、申通、韻達、順豐都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A股。
目前風頭正勁的順豐控股,不僅一舉奪取深市第一大市值股,公司老板王衛也將成為中國首富的有力競爭者。順豐控股在上周的股價表現,也證明了它是貨真價實的資本市場生力軍。
樂視、蘇寧都是“活水”代表
質量上乘的新股當然是資本市場的“活水”,而在A股發展的歷史上,并不缺乏這樣的例子。
A股自身也在不斷地進步和成熟,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推出就是其重要的歷史節點。
中小板在2004年推出,蘇寧云商也在同年登陸中小板,公司上市后自然經歷了牛市和下跌,不過蘇寧云商卻在不斷發展壯大。Choice數據顯示,蘇寧云商股價從0.35元(前復權,下同)上漲至最高的23.41元,雖然目前股價回落至11.26元,但是公司目前1048億元的市值也證明了其實實在在的發展和壯大。
另一個例子就是創業板的樂視網。創業板于2009年推出,而樂視網于2010年登陸創業板。Choice數據顯編者按【】
示,樂視網股價從1.9元上升至最高的89.45元,漲幅遠超大盤。雖然樂視網的商業模式廣受非議,但是目前公司723億元的市值仍高居創業板第二名。樂視網也從一個單一網站發展成涉及網絡、電影、體育等多行業的集團,不容小覷。
這些“活水”,不僅自身依靠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而股價的大幅上漲也造福其投資人并活躍了市場,成為市場的亮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