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6 10:02:35
2月24日,國新辦官網發布了一則通知,稱將于2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時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介紹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每經記者 宋思艱
盡管今天(2月26日)是星期天,但對整個財經圈而言,今天不是周末,因為一位重磅級人物又要說話了——上午10時,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將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以下簡稱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這一次新聞發布會有無特殊之處?劉士余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席?可能會談到什么內容?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進行了多方了解。
背景:“兩會”前多個部門一把手將出席新聞發布會
2月24日,國新辦官網發布了一則通知,稱將于2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時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介紹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消息一出,各方紛紛打探:為何劉士余主席突然在全國“兩會”之前單獨出席新聞發布會?此舉有沒有什么特殊之處?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2月17日,國新辦官網轉載了一條《新京報》的消息。該消息稱,從今日(即2月17日)算起,到月底僅剩下8個工作日。在此期間,預計將有13個中央部門的一把手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
據悉,這些部門分別是: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等。
上述消息還指出,今年1月18日,李克強總理再次對部長們及時回應重大輿論關切提出明確要求。“成績要講透徹,問題要講明白。話要堂堂正正講出來。不能遇到事都悶著不講話、不回應”。
回顧:上任一年A股上漲13.28%
對普通的股票投資者而言,往往習慣于把一位證監會主席任期內的大盤漲跌,作為評價其施政得失的一個指標。那么,劉士余上任至今,A股大盤的漲跌情況到底如何呢?
2016年2月20日上午,新華社發布消息稱,日前,中共中央決定,任命劉士余同志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國務院決定,任命劉士余同志為中國證監會主席。
市場一般也將2016年2月20日作為劉士余“上任日”。通達信數據顯示,2016年2月20日~2017年2月20日,滬指累計上漲13.28%。
劉士余上任以來,多次引發市場關注。那么,這一年之中,劉士余到底在什么時候、因為什么事情而引發關注?也許以下這張圖表有助于我們進行直觀了解。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百度指數顯示,以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24日為時間區間,搜索“劉士余”這一關鍵詞,一共出現了6個較為明顯的“波峰”。
第一個波峰(圖中最高處)就是2016年2月20日,新華社播發劉士余履新證監會的的消息。
第二個波峰(圖中字母A處)對應的時間是2016年3月6日~12日。彼時,據央視財經報道,3月5日下午,劉士余作為證監會主席首度發聲,稱“首要任務就是監管,要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短短38字內,“監管”一詞出現5次;而在3月12日,劉士余作為“一行三會”負責人之一出席了“兩會”新聞發布會,諸多表態引發高度關注——比如劉士余當時表示:注冊制是必須推進的,但必須充分溝通,形成共識,凝聚合力,配套的改革需要相當的過程、相當長的時間。
▲2016年3月12日,劉士余出席“兩會”新聞發布會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三個波峰(圖中字母B處)是2016年4月17日~23日。之所以當時“劉士余”這一關鍵詞受關注,是因為據證監會消息,2016年4月16日,劉士余在深圳召開部分機構座談會,就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聽取市場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第四個波峰(圖中字母C處)是2016年5月8日~14日。但當時并無有關劉士余的重大消息。
第五個波峰(圖中字母D處)是2016年12月4日~12月10日。從圖形可以看出,這一波峰明顯高于前兩個波峰,原因也是眾所周知的:2016年12月3日,劉士余出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并致辭。
劉士余稱,“這里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最近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發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現象,你有錢,舉牌、要約收購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為對一些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戰,這有積極作用。但是,你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這段話后來被市場概括為“劉士余痛斥野蠻人”。
第六個波峰(圖中字母E處)出現在2017年2月5日~11日。這一波的關注度也不低,原因是2月10日,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召開。據財新報道,劉士余在會上表示,“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
前瞻:劉士余今天上午可能說些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自劉士余履新證監會主席以來,多次公開亮相都系著一條紅領帶,不論是去年“兩會”出席湖南代表團審議時,首次表態要“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還是出席“兩會”新聞發布會,甚至在去年12月痛斥“野蠻人”、今年2月稱“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時,劉士余的“標配”都是一條紅領帶。眾所周知,紅色在A股代表上漲;而“紅牌”、“紅線”也是“紅色”,是嚴格監管的象征。
梳理劉士余的履歷,其重視監管是一以貫之的。
劉士余1998年~2002年曾任央行銀行監管二司副司長、司長,在2006年擔任央行副行長后,又先后分管過條法司、金融穩定局等部門。
劉士余除了重視監管,還特別強調底線。2014年2月,劉士余曾撰寫了一篇題為《互聯網金融的兩條法律“底線”》的文章。文章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提出四點意見,其中第四點是:要嚴守“底線思維”,堅決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劉士余2013年在《求是》雜志上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與此一脈相承的是,他在2017年2月10日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表示,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由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劉士余今日仍要提到有關監管的問題。
同時,各方十分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有關注冊制的。因為劉士余曾在去年“兩會”上明確表示,注冊制要推進,但配套改革需要相當長時間;而據財新報道,劉士余在本月的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也表示,注冊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務必理解制度,咬住牙關,保證質量好的公司能夠及時上市,用兩三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
那么,各方對此有何認識?
昨日(2月25日)晚間,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劉士余今日可能談及今年證監會的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他個人認為,不排除劉士余會談到注冊制,但可能不會談時間表,因為劉士余的風格是“用行動來回答市場”。
董登新進一步表示,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決定》自2016年3月1日施行,期限為兩年。今年2月,劉士余也在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非常坦然地談了對注冊制的理解。因此,董登新認為,由審批制到注冊制,將會平穩過渡、無縫對接。
獨立經濟學家徐陽則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其對劉士余主席一年以來的監管工作持偏正面的態度。不過他認為,注冊制或不會在很短時間內推出,原因是股指期貨剛剛松綁,如果注冊制短期內推出,有可能會沖擊到部分投資者的心態,因此,監管層會充分考慮到市場的穩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