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生活服務

每經網首頁 > 生活服務 > 正文

20億元人民幣涌入共享單車大戰 專家稱年底可能大洗牌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2 19:25:55

張旭曾對記者分析稱,共享單車市場實際上是不需要這么多家企業的,大概在今年年底左右會迎來一批比較大的洗牌,然后會有很多的企業退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在移動出行的大市場里,四個輪子的汽車戰爭已經隨著兩次合并和網約車新政的落地,基本告別了白熱化競爭。但關于兩個輪子的戰爭,正在這個自行車大國上演著相似的續集。

本周,摩拜單車宣布再次獲得D輪后的新一次融資,新引入淡馬錫的股權投資,同時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據統計,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其競爭對手ofo,則在去年9月獲得了來自滴滴的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對于當前的“戰況”,今日(2月22日),騰訊研究院網絡空間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孝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領域至少聚集了20億人民幣的資金和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最終可能會由一到兩家平臺一統市場。

如今的共享單車兩輪戰,既可以看到曾經滴滴、Uber大戰時的影子,也可以看到O2O市場共有的特征,比如各平臺如何平衡城市拓展節奏?將來的政策,對這一領域又會有多大影響?

與時間賽跑的融資PK

眼下新興起的單車共享平臺,租用方式相對簡單快捷,同時,基于滴滴等平臺的普及教育,用戶對用App租自行車幾乎不需要適應期就已經大批使用。

多重原因推動,讓共享單車這一出行細分領域成了資本和創業者的新寵。從全國范圍來講,目前較為出名的是黃、橙兩家——從校園市場出發的ofo,以及開始就瞄準城市內短途出行需求的摩拜單車。

最近一起公布的融資案例就發生在本周:摩拜單車再次宣布獲得D輪后的新融資,其從年初至今已累計融資超3億美元。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摩拜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速,在10個月的時間里將智能共享單車服務帶給21個城市數以千萬計的用戶,累計騎行量超過2億人次,共減少十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并稱摩拜“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的愿景和努力得到了投資人和戰略合作伙伴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將在國際化方面邁開腳步,把摩拜這一原創模式帶到全世界。

事實上,此前在1月初,摩拜已完成了D輪2.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當時披露的投資方名單里,除了華平投資、TPG、紅杉和高瓴等資本,還包括企業騰訊、攜程和華住。而其競爭對手ofo在去年9月獲得了來自滴滴的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ofo近期還傳出新一輪融資傳聞但未獲官方證實。

“我看到單車共享領域,目前至少聚集了20億人民幣的資金,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激烈,呈現一種自由化競爭的態勢。”張孝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5家公司比較突出:摩拜單車、ofo、小鳴單車、優拜單車、騎唄。此外,由你單車、小藍單車、哈羅單車、1步單車、funbike單車、云單車、奇奇出行、智享自行車等也都獲得了較早輪次的投資,分別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共享單車領域,既可以看到曾經滴滴、快的、Uber大戰的影子,大肆燒錢,爭相融資。也遇到了O2O市場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各平臺如何平衡拓展城市拓展節奏,鋪太慢會被對手搶占先機,鋪太快如何控制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另一個問題是,共享單車這種模式是否真的符合共享經濟特征?艾媒咨詢CEO張毅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共享單車當然也是移動出行的一個部分,但和機動車的移動出行相比,共享單車領域的可想象空間其實要小很多,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重資產運作,現在說的共享單車嚴格來說還是偽共享。”

張毅表示,所謂偽共享是因單車并非由用戶共享,目前由平臺采購然后租給用戶,而這其實還是傳統意義上的租賃,只是借用手機App作為了租賃的入口和載體,這也就使得平臺容易因重資產運作跑不遠。反觀滴滴和Uber的起步都不是自己買車,Airbnb也不是自己買房子。換言之,如果把共享單車作為惠民產物是受老百姓歡迎的,但把其作為一個商業模式則存在問題,只做租賃本身的收入難覆蓋成本且缺少持續性。

參投了共享單車平臺的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則認為,共享單車商業模式是成立的。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如果你看Uber、滴滴,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司機的成本太高,如果你看Uber的話,他每賺1塊錢,要賠1.8元,1.8元里有1.2元是司機的成本,所以有司機和沒有司機就會導致Uber和滴滴從一個巨虧變到一個巨盈利的狀態,如果我們再來用這個方法來看單車的話,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所以在一個計算商業計劃的過程中,如果它的成本達到足夠低,用戶量和認可度達到足夠高,然后它的消費能夠控制住,它是一個真實可盈利的O2O的項目。”

兩輪大戰的政策觀望

共享單車蔓延之迅速,讓許多人驚訝于自己所在城市怎么一夜之間出現了這么多單車,而隨著平臺們把車布到不同城市,規模做大了之后,運營管理問題隨之而來。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顯示,56.3%的人群認為用戶在使用租賃單車后,車輛隨意停放現象嚴重,37.5%的人群認為租賃平臺在車輛管理上存在漏洞,易造成車輛丟失,另外,還存在單車損壞后不能及時維修、車鎖被破壞、車輛不夠用等問題。

張孝榮對記者分析,“由于共享單車公司的運營模式、技術等基本一樣,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市場競爭無法避免,需要VC大量投入。而且共享單車本身屬于一個重資產行業,管理和運營單車本身對資本有一定要求,而且單車的損耗較大。巴黎公共自行車以政府運營,損耗率達到25%,我預計國內共享單車的損耗率可能會超過25%。”

張孝榮認為這個市場容納不了太多的公司,最終或會剩下一到兩家平臺。易觀汽車與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總監張旭也曾對記者分析稱,“在單車這個領域,目前進入的企業有點多,因為它屬于重模式下最輕的一個互聯網租賃,市場實際上是不需要這么多家企業的,所以這么多企業大概在今年年底左右會迎來一批比較大的洗牌,然后會有很多的企業退出。”目前這一市場存在虛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盈利,平臺想的是把用戶量做上來之后自然就能找到盈利方式,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法。租賃單車的收費太低,跟投入相比很難產生有效的回報。

此外,在政策層面,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布了《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作為全國首個對互聯網自行車做出政策規范的文件,對提供服務的企業提出了多項要求,比如:所投放的車輛規模應與全市的車輛承載能力相匹配;應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人身意外險等保險;收取押金的,須設立押金專用賬戶,接受第三方監管,保證??顚S?;公開收費標準,不得有低價傾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應按照市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的要求,報送本地注冊用戶量、車輛規模和分布信息、車輛使用頻率、車輛運行等數據。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占領認為,深圳出臺《征求意見稿》,說明對于單車共享行業所存在的問題開始關注并進行規范,其中像押金、保險等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需要交通部門進行規范。而用戶注冊量、車輛規模、使用頻率等問題屬于企業自身經營的數據,要求進行報送既缺少依據,也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附摩拜單車融資記錄:

2015年10月30日,A輪,數百萬美元,投資方:愉悅資本

2016年8月19日,B輪,數千萬美元,投資方:熊貓資本、愉悅資本

2016年8月30日,B+輪,數千萬美元,投資方:祥峰投資、創新工場、熊貓資本

2016年10月13日,C輪,超過1億美金,投資方: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

2017年1月4日,D輪,2.15億美元,騰訊、華平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跟投

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成為摩拜單車新的戰略投資者

2017年2月20日,新引入淡馬錫的股權投資,同時,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趙娜每經編輯盧祥勇 在移動出行的大市場里,四個輪子的汽車戰爭已經隨著兩次合并和網約車新政的落地,基本告別了白熱化競爭。但關于兩個輪子的戰爭,正在這個自行車大國上演著相似的續集。 本周,摩拜單車宣布再次獲得D輪后的新一次融資,新引入淡馬錫的股權投資,同時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據統計,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其競爭對手ofo,則在去年9月獲得了來自滴滴的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對于當前的“戰況”,今日(2月22日),騰訊研究院網絡空間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孝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領域至少聚集了20億人民幣的資金和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最終可能會由一到兩家平臺一統市場。 如今的共享單車兩輪戰,既可以看到曾經滴滴、Uber大戰時的影子,也可以看到O2O市場共有的特征,比如各平臺如何平衡城市拓展節奏?將來的政策,對這一領域又會有多大影響? 與時間賽跑的融資PK 眼下新興起的單車共享平臺,租用方式相對簡單快捷,同時,基于滴滴等平臺的普及教育,用戶對用App租自行車幾乎不需要適應期就已經大批使用。 多重原因推動,讓共享單車這一出行細分領域成了資本和創業者的新寵。從全國范圍來講,目前較為出名的是黃、橙兩家——從校園市場出發的ofo,以及開始就瞄準城市內短途出行需求的摩拜單車。 最近一起公布的融資案例就發生在本周:摩拜單車再次宣布獲得D輪后的新融資,其從年初至今已累計融資超3億美元。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摩拜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速,在10個月的時間里將智能共享單車服務帶給21個城市數以千萬計的用戶,累計騎行量超過2億人次,共減少十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并稱摩拜“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的愿景和努力得到了投資人和戰略合作伙伴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將在國際化方面邁開腳步,把摩拜這一原創模式帶到全世界。 事實上,此前在1月初,摩拜已完成了D輪2.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當時披露的投資方名單里,除了華平投資、TPG、紅杉和高瓴等資本,還包括企業騰訊、攜程和華住。而其競爭對手ofo在去年9月獲得了來自滴滴的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ofo近期還傳出新一輪融資傳聞但未獲官方證實。 “我看到單車共享領域,目前至少聚集了20億人民幣的資金,30多家投資機構,行業競爭激烈,呈現一種自由化競爭的態勢?!睆埿s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有5家公司比較突出:摩拜單車、ofo、小鳴單車、優拜單車、騎唄。此外,由你單車、小藍單車、哈羅單車、1步單車、funbike單車、云單車、奇奇出行、智享自行車等也都獲得了較早輪次的投資,分別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共享單車領域,既可以看到曾經滴滴、快的、Uber大戰的影子,大肆燒錢,爭相融資。也遇到了O2O市場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各平臺如何平衡拓展城市拓展節奏,鋪太慢會被對手搶占先機,鋪太快如何控制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另一個問題是,共享單車這種模式是否真的符合共享經濟特征?艾媒咨詢CEO張毅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共享單車當然也是移動出行的一個部分,但和機動車的移動出行相比,共享單車領域的可想象空間其實要小很多,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重資產運作,現在說的共享單車嚴格來說還是偽共享?!? 張毅表示,所謂偽共享是因單車并非由用戶共享,目前由平臺采購然后租給用戶,而這其實還是傳統意義上的租賃,只是借用手機App作為了租賃的入口和載體,這也就使得平臺容易因重資產運作跑不遠。反觀滴滴和Uber的起步都不是自己買車,Airbnb也不是自己買房子。換言之,如果把共享單車作為惠民產物是受老百姓歡迎的,但把其作為一個商業模式則存在問題,只做租賃本身的收入難覆蓋成本且缺少持續性。 參投了共享單車平臺的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則認為,共享單車商業模式是成立的。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如果你看Uber、滴滴,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司機的成本太高,如果你看Uber的話,他每賺1塊錢,要賠1.8元,1.8元里有1.2元是司機的成本,所以有司機和沒有司機就會導致Uber和滴滴從一個巨虧變到一個巨盈利的狀態,如果我們再來用這個方法來看單車的話,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所以在一個計算商業計劃的過程中,如果它的成本達到足夠低,用戶量和認可度達到足夠高,然后它的消費能夠控制住,它是一個真實可盈利的O2O的項目。” 兩輪大戰的政策觀望 共享單車蔓延之迅速,讓許多人驚訝于自己所在城市怎么一夜之間出現了這么多單車,而隨著平臺們把車布到不同城市,規模做大了之后,運營管理問題隨之而來。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顯示,56.3%的人群認為用戶在使用租賃單車后,車輛隨意停放現象嚴重,37.5%的人群認為租賃平臺在車輛管理上存在漏洞,易造成車輛丟失,另外,還存在單車損壞后不能及時維修、車鎖被破壞、車輛不夠用等問題。 張孝榮對記者分析,“由于共享單車公司的運營模式、技術等基本一樣,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市場競爭無法避免,需要VC大量投入。而且共享單車本身屬于一個重資產行業,管理和運營單車本身對資本有一定要求,而且單車的損耗較大。巴黎公共自行車以政府運營,損耗率達到25%,我預計國內共享單車的損耗率可能會超過25%?!? 張孝榮認為這個市場容納不了太多的公司,最終或會剩下一到兩家平臺。易觀汽車與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總監張旭也曾對記者分析稱,“在單車這個領域,目前進入的企業有點多,因為它屬于重模式下最輕的一個互聯網租賃,市場實際上是不需要這么多家企業的,所以這么多企業大概在今年年底左右會迎來一批比較大的洗牌,然后會有很多的企業退出?!蹦壳斑@一市場存在虛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盈利,平臺想的是把用戶量做上來之后自然就能找到盈利方式,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法。租賃單車的收費太低,跟投入相比很難產生有效的回報。 此外,在政策層面,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布了《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作為全國首個對互聯網自行車做出政策規范的文件,對提供服務的企業提出了多項要求,比如:所投放的車輛規模應與全市的車輛承載能力相匹配;應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人身意外險等保險;收取押金的,須設立押金專用賬戶,接受第三方監管,保證專款專用;公開收費標準,不得有低價傾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應按照市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的要求,報送本地注冊用戶量、車輛規模和分布信息、車輛使用頻率、車輛運行等數據。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占領認為,深圳出臺《征求意見稿》,說明對于單車共享行業所存在的問題開始關注并進行規范,其中像押金、保險等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需要交通部門進行規范。而用戶注冊量、車輛規模、使用頻率等問題屬于企業自身經營的數據,要求進行報送既缺少依據,也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附摩拜單車融資記錄: 2015年10月30日,A輪,數百萬美元,投資方:愉悅資本 2016年8月19日,B輪,數千萬美元,投資方:熊貓資本、愉悅資本 2016年8月30日,B+輪,數千萬美元,投資方:祥峰投資、創新工場、熊貓資本 2016年10月13日,C輪,超過1億美金,投資方: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 2017年1月4日,D輪,2.15億美元,騰訊、華平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跟投 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成為摩拜單車新的戰略投資者 2017年2月20日,新引入淡馬錫的股權投資,同時,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
共享單車 摩拜 ofo 滴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免费不卡Av | 思思99热九九在线播放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 | 亚洲人成网77777大伊香蕉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