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7-02-16 17:29:00
萬家文化的資本運作之路再次遇阻。趙薇入主生變,轉讓股份數從原先的1.85億股縮水八成至3200萬股,相應的轉讓總價款從30.6億元大幅下降為5.29億元。
萬家文化的資本運作之路再次遇阻。趙薇入主生變,轉讓股份數從原先的1.85億股縮水八成至3200萬股,相應的轉讓總價款從30.6億元大幅下降為5.29億元。公告顯示,“經與多家金融機構溝通后,龍薇傳媒表示是否能按期完成融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上交所就此連發五問,對其展開“刨根問底”式問詢。
2月15日,萬家文化在公告中答復稱,在融資過程中,龍薇傳媒表示,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之后,龍薇傳媒立即就本項目融資事宜開始與A銀行某支行展開談判協商,雙方于2016年12月29日達成初步融資方案。而根據此前方案,金融機構將提供股票質押融資約15億元。
萬家文化表示,因本項目融資金額較大,需上報A銀行總行進行審批。2017年1月20日,龍薇傳媒接到A銀行電話通知,本項目融資方案最終未獲批準。此后,龍薇傳媒立即與其他銀行進行多次溝通,希望就本項目開展融資合作,但陸續收到其他銀行口頭反饋,均明確答復無法完成審批。因此,龍薇傳媒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
該股2月16日復牌跌停,盤中維持低位震蕩,截至收盤,該股報18.42元,跌幅8.49%,成交金額12.2億元。
押寶動漫折戟電競遙望影視
2015年,動漫游戲題材火熱,跨界并購屢見不鮮。萬好萬家賣掉虧損的礦業和地產業務,進軍動漫電競等文化產業,欲收購兆訊傳媒、翔通動漫、青雨影視三家公司100%股份。這場收購被證監會否決,改為3億元收購翔通動漫。股票簡稱改為“萬家文化”。
2016年,萬家文化公告擬收購快屏網絡和隆麟網絡兩家電競公司,但仍落得終止重組的結果。
這一次,隨著趙薇控股權生變,萬家文化影業之路是否順利仍是個未知數。萬家文化回復上交所的說明中顯示,龍薇傳媒在本次取得萬家文化5.04%股權后,不會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沒有合作開展影視傳媒領域重大項目的計劃,沒有后續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且自本次增持之日起未來六個月內也不會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回復完上交所 又被證監局“關注”
萬家文化同樣引起了浙江證監局的高度關注。
2月15日,在萬家文化回復上交所的同時,又發布了另外一條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收到浙江證監局出具的《上市公司監管關注函》,要求詳細說明兩次股權轉讓行為的形成過程,2.5億元股權轉讓款的使用情況,內幕信息知情人。
公告還顯示,浙江證監局要求其說明對新并購上市公標的資產翔通動漫的管控情況,及2016年12月31日才公告變更審計機構的原因,及2016年年報披露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萬家文化2015年年報未按規定披露重要信息,存在多處遺漏、空白表格,并且多處數據填寫錯誤或前后不一致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閱讀和理解,上交所于2016年11月決定對公司及董事會秘書詹純偉予以通報批評。
市場期待,通過監管層的詳細詢問,萬家文化資本運作的更多細節將浮出水面。
“跨界王”歷年并購之路
記者通過梳理往年財報發現,萬家文化仿佛陷入一個怪圈:虧損-跨界并購-盈利-再虧損—再跨界如此循環,而其轉型方向均為當時資本市場火熱的題材。
2003年萬家文化以“慶豐股份”之名在A股上市,但在上市的第二年便迅速變臉,業績虧損近億元,2005年繼續虧損7000多萬元,隨后被ST,由此開啟了第一輪跨界。
2006年,*ST慶豐與萬好萬家集團進行資產置換,由此萬家文化變身完成,進軍房地產開發和酒店行業,股票簡稱“萬好萬家”。然而好景不長,其凈利潤由2007年的3000多萬掉頭直下至2008年的不到2000萬,下滑47.57%,于是第二輪跨界開始了。
2009年,當時的萬好萬家與天寶礦業資產置換,欲轉型進軍礦業。但天寶礦業卻被查出造假,凈利潤大幅下降,2010年虧損2600多萬。
為了扭虧,萬好萬家在2011年剝離酒店業務,成交條件為400萬元現金和9300多萬元的債務清償。當年,其凈利潤為1944萬元。
2012年,礦業題材的火熱再次燃起了萬好萬家的熱情。公司決定再次進軍礦業領域,同時還斥資6600萬元增資新華泛信息進軍電信領域。同一時期進入兩個領域,對企業的經營和資金流來說都是一個考驗。萬好萬家并沒有做好主業,并購帶來的仍然是虧損的業績,2012年,其虧損額度再度擴大到6400萬元。
2013年,萬好萬家又看上了“有色金屬”,欲與從事金屬加工的鑫海科技進行置換,時值證監會提高借殼門檻,置換就此擱淺。同年,萬好萬家賣出萬家網絡科技(即新華泛信息)60%的股權,這筆交易再次成為萬好萬家的“救心丸”,當年其凈利潤為833萬,但是2015年再次虧損1400多萬。
“殼公司”萬家文化歷經數次“閃展騰挪”,主營業務頻繁變更,市場觀察人士分析,“如果一個公司沒有主業,談不上是一個正常企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