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07 00:44:50
每經編輯 張祎
每經實習記者 張祎
面對不聽勸阻屢次以超低價在新三板掃貨的“姜素華”,忍無可忍的股轉系統對其按下了“暫停”鍵。2月6日,股轉系統發布監管公告,決定對交易新三板掛牌股票過程中多次出現異常價格成交的“姜素華”賬戶限制交易六個月。
“姜素華”賬戶屢違規被封半年
先來看看“姜素華”賬戶在新三板上是如何以超低價格買買買的:2016年5月27日,以0.02元/股買入“鴻銘科技”(831419)0.2萬股,2016年5月31日以0.01元/股的價格買入“遠航合金”(833914)1萬股,2016年8月26日以0.24元/股買入“泰昂能源”(834238)124.421萬股,這些行為均為點擊成交其他投資者低價賣出申報。
股轉公告顯示,在這些異常價格成交違規行為發生后,股轉均對“姜素華”賬戶采取了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甚至是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然而,“姜素華”無視監管決定,2017年1月4日,再次以嚴重偏離市場行情的0.92元/股的價格買入“威明德”(430207)11.225萬股。
股轉系統認為,“姜素華”賬戶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細則(試行)》第113條關于“申報或成交行為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或秩序混亂”的規定,而且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辦法(試行)》第九條規定,該賬戶此次違規行為屬于可以從重實施自律監管措施的情形,因此做出了對“姜素華”采取限制證券賬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姜素華”賬戶自2017年1月23日到2017年7月21日限制交易六個月。
業內:“撿漏”要小心
在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新三板上,掛出天價賣單和低價買單的現象時常可見,出現異常價格交易也并不新鮮。從以往的市場情況看,不乏在新三板低價“撿漏”者。此前有媒體報道,華恒生物(831088)股東曾因操作失誤,將25萬股以1元/股的極低價格誤賣給了3位投資者,引發雙方之間糾紛。一些掛牌公司的股東也因為低價賣出所持股票,收到了股轉系統的警示函。
“其實賣方買方一直在被股轉大數據嚴厲監管著,只是之前股轉沒有大張旗鼓披露出來,這次特意公告披露,可能意在警示。”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分析,新三板上出現離譜的交易價格,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通過協議轉讓,故意做低股票價格;二是通過釣魚手法設置低價買單,誘使賣方產生烏龍指;三是為了避稅,兩個帳戶間低價轉移股票。周運南表示,這三種情形是股轉大數據嚴厲監管對象,很容易被監管發現,根據相關管理條例,股轉會給予相應處罰,屢犯不改者還會逐漸加大處罰力度。
“連續故意設置釣魚單是不允許的”,周運南表示,自己在交易中會盡量避免低于1元賣出協議票,不故意設釣魚的超低價買單或超高價賣單,不通過對敲故意做低股價或做高股價,“投資者對股轉的監管要有敬畏之心,對新三板市場要有呵護之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