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02 20:17:01
明日(2月3日)A股即將迎來春節后的首日交易。春節期間,全球市場相當不平靜:美聯儲議息聲明、特朗普各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以及今日(2月2日)亞太股市普跌讓人感到憂慮。那么,A股明日能否迎來開門紅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宋思艱
每經記者 宋思艱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明日(2月3日)A股即將迎來春節后的首日交易。春節期間,全球市場相當不平靜:美聯儲議息聲明、特朗普各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以及今日(2月2日)亞太股市普跌讓人感到憂慮。
那么,A股明日能否迎來開門紅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大數據分析和采訪。
A股史上2月上漲概率達73.08%
明日A股將迎來春節后的首日交易。從節前相關數據來看,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呢?記者進行了統計。
成交額: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滬深兩市成交額為97273.41億元,2017年1月為67058.95億元;2016年12月,22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為4421.52億元,2017年1月,18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為3725.50億元。換言之,1月交易日數量少于12月,1月日均成交額也低于12月。
銀證轉賬資金:目前,投資者保護基金僅公布了截至1月20日當周的數據,數據顯示,當周銀證轉賬資金凈流入為456億元,結束了前3周持續凈流出的情況。
新增投資者數量:目前,中登公司僅公布了截至1月20日當周的數據,數據顯示,當周新增投資者數量為29.25萬,為2016年12月30日以來近4周最高值。
融資融券:目前,上交所公布了截至1月26日的數據,深交所僅公布了截至1月25日的數據。截至1月26日,滬市兩融余額為5009.217億元,連續13個交易日下降;截至1月15日,深市兩融余額為3726.995億元,連續16個交易日下降。
A股史上2月漲跌回顧:明日是A股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也是2月首個交易日。那么,A股史上2月漲跌情況如何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詳細統計了滬指1991年~2016年26年里2月的漲跌情況。
數據顯示,26年里滬指有16年的2月收紅,概率為73.08%,滬指史上26年的2月最大漲幅為16.4155%(1992年),最大跌幅為5.1525%(2001年),平均漲幅為3.1699%。
市場普遍認為春節(以正月初一為準,下同)所在月份,A股資金相對充裕,因此收紅概率較大,而今年的正月初一在1月,2月已是春節假期的尾巴。因此,記者特別統計了滬指26年里不含春節的2月漲跌情況。
數據顯示,不含春節的年份分別為1993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共計10年。10年里,滬指2月上漲概率為60%,最大漲幅為11.7983%(1993年),最大跌幅為5.1525%(2001年),平均漲幅為2.23655%。
分析師:美元走軟利好新興市場
當然,歷史數據只能作為參考,當前消息面動向更是備受關注。
北京時間2月2日凌晨,美聯儲發表聲明稱,維持0.50%~0.75%的基準利率不變。這一表態迅速引起全球市場波動,今日亞太股市紛紛下跌。
在上述背景下,以下3個問題備受A股投資者關注:第一,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聲明中沒有提到對特朗普新政的態度,但后續會關注特朗普新政的實施效果。那么,為何聲明中未提及對特朗普新政的態度? 第二,美元指數1月4日至今持續處于下降通道中,這對各方將產生什么影響?第三,美聯儲2月會議聲明本身是否會對A股構成不利影響?恒生指數下跌是否會對A股構成不利影響?
針對上述3個市場關心的問題,今日晚間,國金證券資深大類資產配置分析師徐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首先,目前是一個特殊時期,即權力交接時期,特朗普將會安排兩名理事赴美聯儲任職,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貨幣政策價值取向。另外,在現有官員對特朗普新政也沒有完全搞清楚的情形之下,不發出聲音是權宜之策。
其次,針對美元指數下跌,他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市場提前透支了特朗普效應,認為其減稅等策略對于通脹屬于利好,將引發美聯儲超預期加息;另一方面,英國可能“硬退歐”引發英鎊大跌,歐央行繼續寬松,打壓歐元,還有日央行主動打壓日本短端國債收益率,令其與美債收益率之差擴大,進而令日元承壓,眾多非美貨幣走軟,共同提振強美元。隨著特朗普上臺,其新政部分無法兌現甚至低于預期,加之其對強美元的抨擊態度,引發美元走軟。
徐陽認為,根據美元指數7年一個周期的規律,美元指數高點或拐點可能會在今年出現。
第三,今日凌晨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鷹派不足”,這對美元構成強勢打壓,不利于新興市場資本外逃,對新興市場屬于利好。同時他還表示,近期美股相對疲軟,市場傾向于做空美股,如此則資本外流,利多新興市場。
對于港股下跌,徐陽認為,其追隨美股出現了調整,但預計港股或不會拖累A股表現,A股或將更多體現為受益于美元指數走軟、美聯儲貨幣政策不如預期那樣強硬等利多因素的走勢。
記者注意到,其他知名分析師也發出了一些利好觀點。比如今日下午,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徐彪認為:一季度相對可為;彈性把握次新股,全年看好軍工;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荀玉根、分析師鐘青認為,2016年12月以來引發市場下跌的3大利空因素——險資入市監管從嚴、春節前后資金利率上升、IPO加速股市微觀資金供求緊張,目前均已被逐步消化,“春季行情有望逐漸展開”。
不過,也有分析師表達了謹慎觀點。比如聯訊證券分析師陳勇、研究助理廖宗魁、譚韞琿就提示要關注以下情況的動態變化:經濟增速、新股發行再超預期、貨幣政策持續收緊、監管政策趨嚴和人民幣匯率波動。
(本文僅為傳遞信息之目的,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