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7-01-25 17:42:55
所以我們的信息時代,確實是我們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再加上我們現在的綠色生態,五化同步。這是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點。
三年前,我還在國家行政學院當社長的時候,率先建立了第一個政務云,我認為,需要把智能社會、智慧城市、政務云的建設,上升到提高我們國家治國理政的能力這一高度來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在發展,制度在進步,如果我們管理社會的手段和技術,不能夠與時俱進,不能夠追趕上時代的步伐,那我們就肯定不能適合這個社會的需求。比方說,我們過去對市場、公司、人口的管理,包括我們現在大數據做的環境檢測的管理等,如果我們靠過去人為的模糊手段,比如戰爭年代靠烽火臺,來了一個敵人,一個接一個地傳遞消息,這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們的信息時代,確實是我們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再加上我們現在的綠色生態,五化同步。這是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點。
“千企千鎮工程”的實施離不開智能社會,離不開智慧城市。試想我們全國兩萬多個建制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我們人一輩子能夠走多少個鎮?近年來,我投身到特色小鎮的建設當中,每個禮拜抽出時間走訪各地區特色小鎮,今年走了將近三百個小鎮,包括國外的,但是相當辛苦,也耗資巨大,這些小鎮都在很偏遠的地方,比如到加拿大白求恩家鄉的一個小鎮,開車需要兩三個小時,成本很高。所以只有借助我們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才能大大地縮短我們的空間距離和物理距離。特別是全息城市、全息社會的新概念,我相當推崇。如果利用新技術,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把全息城市做出來,那么中國數以千計的各種有特色的建制鎮,人們將有可能全部走完。
有一個實力雄厚的房地產商,曾經帶我去看過一個演示,坐在屋里,不用走動,只要戴上VR眼鏡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里是廚房,哪里是客廳,一清二楚。我想這個技術,在我們集成、創新的基礎上,一定會實現。希望我們的信息化,能夠為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和特色小鎮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沒有信息化就沒有中國的新型城鎮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