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21 12:31:30
1月20日上午,“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啟動大會暨‘雙創高地 生態新區’系列論壇一生物醫藥專場”在菁蓉小鎮光谷創業咖啡路演大廳舉行。醫療、投資行業大咖縱論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問題,對醫健行業創新創業、“互聯網+醫療”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看法。
每經編輯 張舒
每經記者 張舒 每經編輯 官遠星
1月20日上午,“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啟動大會暨‘雙創高地 生態新區’系列論壇一生物醫藥專場”在菁蓉小鎮光谷創業咖啡路演大廳舉行。西科醫聯創始人謝維平,北京嘉懿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新宇等醫療、投資行業大咖縱論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問題,對于醫健行業創新創業、“互聯網+醫療”都有著具有建設性的看法,對于想去參與到醫健行業創新創業的創業者而言,要有一定經驗,同時入行該行業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
關鍵詞:醫健創新創業
醫療投資長周期變化 投資回報周期長
對于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機遇,北京嘉懿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新宇表示,從1995年至2015年醫療行業是增長趨勢,但在2016年有一個比較公認的說法,叫做投資的寒冬。
趨勢雖然如此,但2016年仍然有資本選擇投資醫療,比如華潤醫療等投資了鳳凰醫療,“由此形成亞洲單體量最大的醫院管理集團,已經形成了清晰模式的搭建。”楊新宇說,所以醫療投資是一個長周期的變化,這個案例就證明在整體下行的情況下,有智慧的投資是能起到抗周期作用。
關于醫健創新創業,楊新宇認為,醫健創業的行業技術壁壘比較高,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要有一定經驗,其次醫健行業創新創業的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所以要有戰略投資的基本想法。”楊新宇說。
再有楊新宇建議,要以醫健的產業為核心,投資孵化項目是要回到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去,遠離風口,創造價值,回歸醫學治病救人的本質,“面對未來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引導的醫療健康產業,還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大的領域。”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
龐大用戶奠定良好基礎 但需安全第一
“互聯網+醫療”也是行業大咖們探討的焦點,所謂互聯網醫療,就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醫療業務的結合,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與傳統醫療交叉的滲透融合創新而產生的一個新的醫療模式,互聯網具有開放、交互、便捷和跨界的特點,有利于優化資料資源的配置和再造醫療流程,為老百姓提供多樣化的就醫選擇,并提高就醫效率。
“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為互聯網醫療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西科醫聯創始人謝維平說。不過從專業角度來說,謝維平表示,互聯網醫療要發展,要做好專家的深度融合,專家也不要輕易跟一個醫院合作,如果合作,這個醫院條件一定要好。同時,做互聯網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為老百姓把好關。
從現階段來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走在很多國家前面,但醫藥方面還比較滯后,上海連盛投資執行總裁陳偉表示,有很多人預測,未來中國的首富會產生在大健康領域,至少通過十年、甚至二十年發展出大健康產業里面的“華為”,產生在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大企業。
相關鏈接:
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啟動
今年將聚集100+名導師、服務500+雙創項目、實現1萬人見習或就業
在1月20日的“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啟動大會暨‘雙創高地 生態新區’系列論壇一生物醫藥專場”活動現場,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宣布正式啟動,5名導師現場簽約加入成都市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導師聯盟,預計2017年該基地將力爭覆蓋10萬青年學生和社區人群、實現1萬人見習或就業、50個優秀項目孵化畢業、20個項目拿到風險或產業投資。
據了解,本場活動為郫縣光谷創客眾創空間通過省級眾創空間認定后的“首秀”。作為首家入駐郫縣且具有雙創服務實體管理和運行經驗的一家連鎖孵化單位,郫縣光谷創業咖啡一直致力于為創業者提供針對性強、接地氣的服務。
據介紹,成都市創業就業示范基地成立后,郫縣光谷創業咖啡將在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郫縣就業服務管理局的指導與支持下,打造一系列創業促就業的品牌活動。每月開展“創業菁蓉 魅力無窮”的主題活動,每周開展“菁蓉創業 周周有約”的專家門診,成立宣講團進行創業就業進高校、進鎮(街道)巡診活動以及舉辦“創新發展新動源,創業夢想放飛地”為主題的創新創業大賽,以期視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無人機、高端制造為重點發展行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光谷創業咖啡總經理李儒雄在論壇開講致辭中也表示,2017將匯聚郫都區優勢資源,在生物醫療、大數據、智能制造(無人機)和AR&VR四大領域開展128場活動、聚集100+名導師、服務500+雙創項目、打造12期每期100人培訓,力爭覆蓋10萬青年學生和社區人群、實現1萬人見習或就業、50個優秀項目孵化畢業、20個項目拿到風險或產業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