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人民日報:高鐵15元盒飯必須有嗎 有點強人所難

人民日報 2017-01-19 10:28:07

春運伊始,不少旅客沒能在高鐵上買到15元盒飯。旅客對15元盒飯斷供的熱議,遠不止盒飯這么簡單。質疑的背后,是以鐵路為代表的公共服務業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大眾對低價、低門檻的普惠性產品會否消失的憂慮。

春運伊始,不少旅客沒能在高鐵上買到15元盒飯。抱怨聲中,人們發現,2015年實施的《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范》中,“2元預包裝飲用水和15元盒飯不斷供”的條款已經取消了。中國鐵路總公司也站出來回應:“不再針對某個單一餐食品種做硬性規定,而是要求針對多樣化需求為旅客提供高、中、低檔不同飲食產品。”

“15元盒飯不斷供”,這樣的條款其實沒必要。一是列車對餐飲沒有強制消費與最低消費,旅客不是必須買更貴的。二是低價餐食在火車上并非沒有。如今中國鐵路在途供應餐飲產品多達400多種,其中不少產品在10元以下:想吃涼的有面包、三明治,想吃熱的有包子、餃子,也可以“自備干糧”。這說明15元的盒飯有豐富的“替代品”,不是“非他不可”。

保證“15元盒飯不斷供”,對于鐵路也有點強人所難。“淘寶”“京東”還有斷貨的時候,更何況是行進中的列車?盒飯又是熟食,不能長期儲存,預備得少了,旅客買不到會遺憾,但還可以選擇別的餐食替代;準備得多了,倒是不斷供,可這就意味著得自己消化庫存,自己背負虧損。如今,鐵路也是企業了,沒理由不考慮庫存,強做虧本買賣不是?

其實,旅客對15元盒飯斷供的熱議,遠不止盒飯這么簡單。質疑的背后,是以鐵路為代表的公共服務業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大眾對低價、低門檻的普惠性產品會否消失的憂慮。動車組來了,綠皮車會否消失?上千元的動臥開行了,兩三百元的硬臥還有那么多嗎?互聯網售票渠道增加了,車站窗口還保留嗎?當我們的服務產品越來越豐富、服務手段越來越先進,更須多體諒低收入階層、高齡旅客,以及低教育程度務工人員的“掉隊焦慮”。特別是在春運這樣的供需矛盾較緊張的時候,在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同時,兼顧均等化與公平性尤顯重要。

時代不同了,人們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過去“一刀切”“死命令”式的服務肯定難調眾口。無論是適應“荷包鼓起來后”的新消費需求,還是消弭特殊群體的“掉隊焦慮”,都得依靠服務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多層次、更多品類的服務,換得喜慶佳節的皆大歡喜。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鐵15元盒飯斷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夜夜久久国产精品亚州AV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