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智能硬件

每經網首頁 > 智能硬件 > 正文

25年來首次下滑!蘋果把這家中國企業“坑”慘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2 13:52:49

富士康2016年的營收為4.35萬億新臺幣,約合1363.8億美元,較2015年下滑了2.81%。這也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后的首份營收下滑的年報。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圖/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編輯 王曉波

近幾年來,蘋果業績逐漸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去年4月份,蘋果發布了自2001年以來首份營收下滑的年報,當時,關于iPhone沒有創新等質疑和分析不斷出現。2016年,蘋果iPhone的總出貨量為2.07億部,比2015年的2.36億相比也出現大幅下滑。

然而蘋果業績的下滑,受影響最大的卻是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它就是富士康。富士康母公司鴻海1月10日發布了2016年全年的業績表現。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獲悉,富士康2016年的營收為4.35萬億新臺幣,約合1363.8億美元,較2015年下滑了2.81%。這也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后的首份營收下滑的年報。

被蘋果的低迷“坑”了?

蘋果與富士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來自蘋果的業務營收占據了富士康總營收的50%以上,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前被市場寄予厚望的iPhone7似乎對富士康業績并沒有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在iPhone7發布的第三季度,富士康財報顯示凈利潤為新臺幣346億元(約合10.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79億新臺幣,同比下滑8.7%,營收僅微增。第四季度,10月和11月營收增長率分別為-6.17%和-7.12,直到12月的營收同比增長了9.76%。

在iPhone7系列產品上市之前,市場對蘋果產品的需求極度疲軟。富士康Q2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富士康凈利潤僅為177億新臺幣,比上年同期的257億新臺幣同比下滑了31%。

近日有消息稱,蘋果把2017年iPhone7的訂單數量減少了10%。雖然iPhone7Plus被認為供不應求,但這一消息可以從iPhone7代工廠商和碩聯合12月份營收下跌27.43%得到證實。

有分析師預測,蘋果和富士康的業務在今年將實現復蘇,因為消費者對蘋果10周年的iPhone都很期待。2017年,iPhone出貨量可能會攀升至2.21億部。

受營收下滑的影響,蘋果甚至對高管進行了降薪。蘋果上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表示,將于2月28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提案進行討論和表決。文件中共提到了9個提案,包括選舉新的董事會成員、聘用會計事務所、確定高管薪酬等。其中關于高管薪酬的文件明確表示:2016年業績低于薪酬委員會設定的目標,高管的年度現金獎勵將顯著少于2015年的水平。

該文件稱,為了反映薪酬與績效的一致,獎勵實現短期財務目標的年度現金獎勵將下調。此前4年,高管均拿到了預期年度現金獎勵。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Cook)2016年的薪酬為874.77萬美元,而在2015年他拿到了1028.13萬美元。盡管庫克的基本工資比2015年增長了100萬美元,達到300萬美元,但其激勵薪酬從800萬美元下降至537萬美元。

富士康的轉型之路

富士康并不希望局限在代工業務,屢次試圖轉型,掌控百萬制造大軍的郭臺銘有一顆通吃上中下游產業的雄心。

2016年8月,富士康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處境艱難的日本顯示器制造商夏普。選擇收購夏普的原因也很簡單,2017年蘋果即將在新iPhone和iPad上采用OLED屏幕,這一技術目前由韓國廠商占據領先地位。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是蘋果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要想成為蘋果的屏幕供應商,鴻海迫切需要夏普的OLED技術儲備和資源。夏普擁有先進的液晶顯示器業務,收購夏普會加強與蘋果等主要客戶的關系,也有利于富士康進軍更高利潤的組件生產、電子商務等業務。

但是收購負債100億美元的夏普,對富士康財務也形成了拖累,富士康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7%。

富士康屢次試圖轉型,都不盡人意。2013年年初,首推自有品牌“睿俠”電視,并在大陸地區發售,意欲從代工企業向消費企業轉變。郭臺銘曾公開表示,未來的電視將不僅僅是電視,它會通過其他移動設備成為用戶的資訊中心。郭臺銘甚至派親子郭守正來負責電視項目,然而擁有上游面板優勢和制造優勢的“睿俠”,很快淹沒在市場大潮中,目前在各種渠道都已經無法搜索到。

2014年6月,《華爾街日報》網站有一篇對富士康的報道,文中稱“這家年營收1300億美元的公司開始冒險涉足自有品牌手機配件,手機銷售和分銷領域”。顯然,該報道所指的冒險,至少到目前為止,富士康并未成功。

不僅多次試水自主品牌落敗,富士康還多次試圖進軍渠道。2010年麥德龍與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將歐洲最大電子零售商萬得城引入中國,不過萬得城很快在與國美、蘇寧的競爭中落敗。而這已經是郭臺銘在投資賽博數碼和農村市場“萬馬奔騰”計劃后的再一次渠道拓展失敗。在電商布局方面,自富士康自有電商飛虎樂購在折戟綜合商城后,正力圖轉型為垂直電商,但因為缺乏明確的路線,在國內電商大戰中毫無招架之力。

過去幾年蘋果創造了一個強大手機供應鏈崛起的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低迷的時候,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卻在悄然上升。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98億部,同比增長16.1%,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8.9%。


未來,富士康將如何轉型突圍,仍然是67歲的郭臺銘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富士康 蘋果 郭臺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婷婷在线视频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