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1 23:17:55
對于一家尚未“開張”的子公司,成都路橋(002628,收盤價9.15元)一張嘴就提供了最大額度高達60億元的擔保,而公司最近一期(截至2016年6月末)經審計的總資產也不過56.20億元,凈資產更是只有26.26億元。顯然,成都路橋已經打算傾盡全力相助了,堪稱“最貼心母公司”。不過如此大手筆的擔保,也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對于一家尚未“開張”的子公司,成都路橋(002628,收盤價9.15元)一張嘴就提供了最大額度高達60億元的擔保,而公司最近一期(截至2016年6月末)經審計的總資產也不過56.20億元,凈資產更是只有26.26億元。顯然,成都路橋已經打算傾盡全力相助了,堪稱“最貼心母公司”。不過如此大手筆的擔保,也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
擔保額度不超過60億元
成都路橋1月10日發布了5則公告,其中“關于對子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公告顯示,成都路橋計劃為全資子公司四川宜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威高速)對外融資提供擔保。擔保的主要內容為:由成都路橋對項目公司的對外融資提供擔保,擔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信用保證、資產抵押、項目公司股權質押、項目公司特許經營權質押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擔保范圍為宜威高速BOT項目建設資金;擔保額度不超過60億元,擔保期限不超過30年。項目公司所融資金將專項用于宜威高速BOT項目的建設。具體擔保事宜由管理層在股東大會授權的范圍內實施。
該議案在1月9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上,獲得了全票通過。董事會的意見是上市公司為項目公司的融資提供擔保,是為了落實項目建設資金,推進宜威高速BOT項目的開工建設,符合公司長遠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宜威高速成立于2014年5月14日,法定代表人為周維剛,注冊資本4.1億元。上市公司于2014年7月30日與宜賓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宜賓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段)項目投資協議》,約定由公司以BOT模式投資建設宜賓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段)項目,公司全資子公司宜威高速于2014年7月30日與宜賓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宜賓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段)項目特許權協議》,約定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具體實施,并由項目公司享有特許經營權。上述協議簽訂后,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截至目前該項目尚未動工。
引來交易所問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路橋上述擔保額度的上限為60億元,查閱半年報可知,成都路橋幾乎“傾盡身家”在做這個事——截至2016年6月末,成都路橋總資產為56.2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6.26億元。
不難看出,成都路橋對全資子公司宜威高速該有多么“貼心”。
不過,成都路橋如此“貼心”的大手筆,也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11日,深交所發布問詢函稱,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對擔保表示高度關注,需要上市公司解釋擔保的具體原因、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存在的風險及上市公司擬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按照安排,成都路橋需1月16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交易所并對外披露。
成都路橋董秘郭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是符合BOT運作流程的,數據上看起來擔保額有點大,但在項目運作中,總資產和凈資產也會隨之慢慢增加,數據的落差就沒那么明顯了。至于項目什么時候啟動,郭皓表示需要等貸款落實。
成都路橋2016年3月修訂的公司章程中有關擔保的規定顯示,公司下列對外擔保行為,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一)本公司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保總額,達到或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50%以后提供的任何擔保;(二)公司的對外擔保總額,達到或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30%以后提供的任何擔保;(三)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擔保對象提供的擔保;(四)單筆擔保額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10%的擔保;(五)對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提供的擔保;(六)連續十二個月內擔保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30%;(七)連續十二個月內擔保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50%且絕對金額超過5000萬元。
考慮此次擔保最高額度60億元及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凈資產數據(26.26億元),顯然,上述擔保需經過股東大會審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