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4 21:47:42
對于項目現狀和信息披露“不同步”的情況,知名財稅專家馬靖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該項工程從“在建項目”中撤出將導致公司計提費用增加,可能影響公司的利潤。
每經編輯 張虹蕾
每經實習記者 張虹蕾
原本計劃3年建成、總投資22.67億元,立項于2007年的煤化工項目曾被蘭花科創寄予厚望,而該項目未能按期完成,且在立項近10年后悄然停建。
昔日被蘭花科創頗為看好的項目,如今因為信披違規引來上交所的問詢。2017年1月4日,蘭花科創(600123,SH)公告稱,由于涉及四項信息披露義務未執行,收到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的責令改正措施決定。值得注意的是,已經停建卻未及時披露信息的煤化工3052項目也位處信披違規之列。
對于項目現狀和信息披露“不同步”的情況,知名財稅專家馬靖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該項工程從“在建項目”中撤出將導致公司計提費用增加,可能影響公司的利潤。
多處信披違規吃“黃牌”
元旦剛過,蘭花科創因為信披違規收到中國證監會山西證監局責令改正的“黃牌”。
1月4日,蘭花科創公告稱,公司于2017 年1月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下發的責令改正措施決定。公告顯示,蘭花科創2015年收到晉城市煤炭煤層氣工業局的相關通知,要求包括蘭花同寶、蘭花沁裕和蘭花集團蘆河煤業在內的19 座煤礦停緩建,但蘭花科創未對此進行信息披露。
2015年9 月19日,蘭花科創旗下伯方分公司與高平市野川鎮政府簽訂搬遷合同,涉及金額 1.63 億元;當年9月28日,蘭花科創分別與莒山煤礦、東峰煤礦簽訂相關協議,又向其支付股權轉讓款1.03億元和0.54 億元,上述兩事項在施行過程中存在決策程序滯后且信息披露不及時問題。此外,蘭花科創的煤化工3052項目,目前已經處于停建狀態,但年報中仍披露為正常在建工程,也違反了信披規定。
根據山西監管局文件,公司煤化工3052項目總預算為22.67億元,工程2007年立項,建設期3年,目前已經處于停建狀態,截至2015年年末賬面完成投資3.39 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查詢2016年半年度報告發現,煤化工3052項目多年來一直未從“在建項目”中撤出。
對此,知名財稅專家馬靖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背后可能涉及兩方面,一是將該項工程從“在建項目”中撤出將直接導致公司計提費用增加,可能影響公司的利潤;二是即便項目已經停建,但是公司也需要一定時間處理資產和通過相應程序,因而也有出現“時間差”的可能。
蘭花科創稱,公司對存在的上述問題深表歉意,并將按照山西監管局要求,積極落實整改。
“在建項目”進度停滯3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信披違規引起監管局注意的煤化工3052項目曾被蘭花科創寄予厚望。
在蘭花科創看來,該項目頗具潛力。2006年度股東大會資料顯示,該項目完成后“將實現年產尿素達到170萬噸,成為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尿素生產企業”。
興業證券2007年曾發布研報稱,煤化工3052項目2010年投產將新增權益產能36.4萬噸,但也表示由于當年蘭花科創相繼投資建設包括煤化工3052項目、玉溪煤礦等眾多項目,未來大量資本支出導致的股權融資或將攤薄,可能導致高速擴張下的財務風險。
此外,蘭花科創還在該項目引進了西門子的GSP技術。對于這一技術,卓創分析師楊新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GSP粉煤氣化技術工藝相對先進、三廢排放量小、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尿素產能中約26%為該類技術,但是該技術也面臨著投資成本偏高的缺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蘭花科創相關年報發現,截至2008年年底,該項目完成1151萬元的投資;2009年項目二期工程正式開建,當期投入資金約2.82億元,工程進度為12%;2013年工程進度達到20%,但當年增加投資僅181.4萬元;至2016年上半年,該項目完成約3.39億元的投資,工程進度依然為20%。
如今,2007年立項、原本計劃3年完成的煤化工3052項目已經走過了將近10年的歷程,而且在最近3年幾乎屬于停滯狀態。
卓創分析師楊新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近幾年尿素市場走勢判斷,價格基本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卓創資訊統計,2016年以煤為原料的尿素企業平均毛利率為5.03%,同比減少12.09%;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平均毛利率為1.76%,同比減少4.71%。2016年第四季度尿素價格攀升至年內高點,尿素企業毛利率才稍有提升。
處在尿素市場低迷期,煤化工3052項目狀況如何,項目的停建是否會對公司2016年、2017年的業績產生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月4日下午致電蘭花科創,并發送采訪提綱至郵箱,但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對方回應。(實習生肖達明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