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年終投資特刊-全球投資

每經網首頁 > 2016-年終投資特刊-全球投資 > 正文

【新三板】政策紅利PK市場寒冬 新三板將迎突圍解困年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19:26:28

2016年,新三板市場無疑處于凌冽的資本寒冬中,存在流動性差、融資困難等問題,隨著2017上半年一些私募基金產品密集到期,業內對明年的市場預期普遍不高。但隨著2016年底監管層頻繁發聲力挺新三板,業內普遍預計2017年的政策支持力度必不會少。在此背景下,隨著一些政策紅利的逐漸落地,2017年很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突圍解困之年,是新三板在動態發展中蓄勢謀變的一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自然 實習記者 王小璟     

每經記者 許自然 實習記者 王小璟 每經編輯 楊翼

北宋哲學家邵雍有一句詩:“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一陽初動”是指陽氣已開始在勢弱之處啟動了,但是萬物根本沒有生長,反而感覺非常寒冷,此詩句雖寫的是節氣,卻說的是世情,而新三板市場目前的情況則與此詩句所說世情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

2016年,新三板市場無疑處于凌冽的資本寒冬中,存在流動性差、融資困難等問題,隨著2017上半年一些私募基金產品密集到期,業內對明年的市場預期普遍不高。但隨著2016年底監管層頻繁發聲力挺新三板,業內普遍預計2017年的政策支持力度必不會少。在此背景下,隨著一些政策紅利的逐漸落地,2017年很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突圍解困之年,是新三板在動態發展中蓄勢謀變的一年。

市場預期:恐遇私募產品退出壓力 

2015年,伴隨著新三板行情的持續火爆,新三板做市指數經歷了A股式的過山車行情。20151~4月,新三板做市指數連續走出了月指數四連陽。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做市指數收于1430.05點,三板成指收于1450.07點,掛牌公司達到5104家,總股本2946.45億股,流通股本1018.91億股。三板做市交易股票全年總成交股數89.96億股,總成交金額達793.58億元。很多私募積極發行產品,跑步入市布局新三板。

然而時過境遷,昔日的市場盛景已然不在。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截至12月5日,共有38個新三板私募基金提前清盤,僅有一只新三板私募產品是正常清盤。更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半年,恐將迎來基金產品退出高峰,這對新三板“寒冷”的市場情況無異于雪上加霜。

廣證恒生的研報顯示,新三板產品到期退出壓力一直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根據Choice資訊數據,投資標的涉及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產品共7500個,其中私募產品有6616個,占比88.21%。(根據公開資料,大部分產品并未透露到期日期,以下數據僅包括在Choice數據庫中可以查詢到到期日期的產品)有到期日期的產品共有520只,占7500只產品的6.93%520只產品中,有披露募集資金具體數額的有446只,到期金額總值為455.79億元。

在能查詢到的有到期日期的產品中,2017年到期的共計198個,合計規模190.84億元,其中上半年到期的規模達136.41億元。

“明年,一些私募基金產品陸續到期,導致市場賣壓增加,對市場壓力還是比較大。”一家券商場外市場部的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中會仁會計師事務所主任丁會仁就表示,2017年上半年,恐將迎來投資新三板的基金產品退出高峰,這不僅是基金公司要面對的難題,更是新三板掛牌企業如何進行持續融資的難題,可能對市場產生沖擊。

據了解,多數業內專家認為,2017年私募基金產品陸續到期,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壓力,但不會出現“黑天鵝”事件。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就指出,2017年上半年預計有一批基金產品會到期,退出高峰是可以預測到的,現在的確沒有明確的退出方式,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更多的基金會理解現在市場狀況,可能選擇延期。基金到期了,管理人和出資人可以協商,因為確實賣不掉,這是現狀。如果一定要退出,也不現實,出資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大家就只能妥協,選擇延期。”

針對新三板基金到期潮的應對之策,多位專家坦言,現在市場參與者能夠做的工作還相對有限,各方都在等風來,這股風或來自政策,或來自資本。

“實際上,目前市場對基金到期潮已有預期,從政策角度來講,看要如何保持市場穩定。”上述券商場外市場部總經理表示。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直言,這個沖擊到底有多大影響,取決于新三板二級市場流動性好壞,以及明年上半年制度建設和配套政策落地的速度和力度。

那么,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又該怎樣應對和操作?“目前,部分新增資金尚未建倉,如果遇到大幅打折甚至破發的三板公司,以合理價格接棒是個不錯的選擇,前提是做好規劃,充分考量退出策略和退出時機的把握,讓資金和三板公司的成長周期相匹配。”黑晶資本投資總監邵宇開表示。

張弛則直言,在基金到期潮出現時,也是低價拿票的好時候,只要標的足夠優質,價格合適,一定會有人愿意來接。

市場抗“寒”:2017年四大政策猜想 

對于私募基金產品可能出現的到期潮,業內人士雖然表示比較樂觀,但不可否認,2016年新三板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流動性低、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市場。不過,監管層的關心卻從未遠離。股轉系統信息研究部總監黃磊就曾表示,新三板“流動性改革”需要一攬子解決方案。

監管層頻繁表態,不禁讓業界對2017年充滿希望,新的政策紅利有望助力新三板市場走出資本寒冬。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一些業內人士,并對他們所預測的,2017年新三板可能出臺的對抗市場寒冬的政策進行了梳理。

猜想一:推出流動性解決方案

預期:★★★★★

臨近歲末,從監管高層,到市場參與者,新三板流動性問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Choice數據顯示,2014年新三板成交金額合計為66.7億元;就在2015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910.62億元,截至20161220日,新三板的總成交金額僅為1782.5億元。

12月,全國股轉系統信息研究部總監黃磊曾表示,新三板市場下一步將圍繞流動性來解決市場問題,改善流動性不是以追求交易為目的,但流動性對市場至關重要。

聯訊證券的新三板分析師表示,改善流動性是新三板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市場不活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2016年上半年情況還沒有那么嚴重,但到下半年監管層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有了改善流動性的想法。

公募基金入市作為“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普遍被市場人士看好。事實上,早在201511月,證監會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研究制定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掛牌證券的指引,支持封閉式公募基金以及混合型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掛牌證券。

“經過一年多的制度設計,公募基金入市很有可能在2017年推出。”梧桐理想資本的李菲菲表示。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也認為,公募基金入市值得期待。目前,新三板沒有關于資金(管理)的制度,市場80%的資金來自私募股權投資,資金量太少,需要更多機構投資者進來,其中公募覆蓋面更廣,所以公募入市制度可能會先出,保險資金、QFII以及RQFII等也會陸續進來。

不過,邵宇開強調,新三板的流動性不能泛濫,流動性泛濫會摧毀這個市場。

猜想二:做市商隊伍擴圍

預期:★★★★

截至1221日,新三板市場目前有88家做市商,全部為券商。1萬多家企業當中只有1653家企業選擇做市轉讓方式。

1213日,全國股轉系統公布了首批進入最后驗收階段的私募做市試點機構,其中深創投、山東高新創投、中科招商等10家機構成功入圍,標志著私募做市時代拉開帷幕,改變了券商單一做市的局面。2017年,在私募做市陣容擴充的同時,做市商種類也有望同時擴充。

早在兩年前,做市商擴圍就提上了日程。201412月,證監會發布的《關于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指出,擴大做市隊伍。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等機構經證監會備案后,在全國股轉系統開展做市業務。

一家券商的新三板總經理表示,“目前,私募做市走在了前面,我們期待監管部門提出的其他方案盡快落地。”

張弛認為,私募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力很強,先放進來對改善流動性有好處,等到穩定后,就可能會逐步加大私募數量;未來,也可逐步將其他三類機構放進來。

猜想三:市場再分層

預期:★★★★

今年5月,《全國股轉公司有關負責人就掛牌公司分層答記者問》一文曾指出,掛牌公司分層的總體思路為“多層次,分步走”,需求引導、漸進分層。起步階段將掛牌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隨著市場的發展,進行優化和調整。

5月,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將新三板企業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隨后,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可能繼續細化市場層次。

時鐘即將撥到2017年,新三板會繼續分層嗎?上述券商的新三板總經理表示,2016年實現的分層只是第一步,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演變,可能會進一步分層,大家也期待進一步分層。

張弛則指出,可能會在952家創新層企業中,選擇一批交易最活躍的、股權最分散的,組成一個“競價層”或者“精選層”。

聯訊證券的新三板分析師也表示,現在創新層企業里面還是有差異,如果繼續分一個層做競價交易試點,政策會更加靈活,但一下子推出這么大幅度的改革不現實,2017年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猜想四:投資者門檻松動

預期:★★★

828日,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召開的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研討會上,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隋強曾提到,降低新三板投資者門檻的可能性,“投資者門檻從500萬元降到300萬元,甚至100萬元,我們也可以探討。但是堅持機構投資者市場的方向不變。”

張弛認為,直接降低門檻的可能性不高。真要降低,自然人入場風險太高,新三板打造的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但也不是毫無希望,通過公募基金入市間接降低門檻完全有可能。普通人可以去銀行購買公募基金產品,間接投資新三板。

李菲菲則認為,即便公募基金入市,發行的產品也會設立一些門檻,類似分級基金也設立了門檻,同時,肯定不像開放式基金那樣,可能是一些封閉期比較長的產品。

周運南對此也比較謹慎。他表示,降門檻是新三板所有政策中唯一不能試錯的制度,因為如果讓對新三板不熟悉的投資者過早地進入二級市場,導致這些投資者發生重大虧損,就有可能對市場的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邵宇開直言,目前,新三板開戶數約為30萬戶;實際活躍的投資和交易戶約為10萬戶,市場活躍程度不可與創業板同日而語。然而,創業板市場活躍的代價之一就是估值居高不下,博弈屬性更強,產業投資視角下往往無從下手。而新三板與創業板在流動性、估值水平及投資主體等方面保持適當差異,有利于新三板的發展和定位,一旦這些重要的差異出現趨同或者收斂,勢必造成其存在是否合理的質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三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