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5 19:47:01
北京時間本周四凌晨,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利率會議,如外界預期宣布加息25個基點,即由0.25%~0.5%升至0.5%~0.75%。在政策聲明中,美聯儲態度偏鷹,多數美聯儲委員相信明年將加息3次,故消息明朗后美元暴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姚茂敦
北京時間本周四凌晨,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利率會議,如外界預期宣布加息25個基點,即由0.25%~0.5%升至0.5%~0.75%。在政策聲明中,美聯儲態度偏鷹,多數美聯儲委員相信明年將加息3次,故消息明朗后美元暴漲。
美聯儲意外強硬
因美聯儲鷹派頗出人意料,周三美元指數大漲了0.98%至102.09點,周四最高摸至102.62點,截至周四17:06暫回吐至102.39點,仍較周三續升了0.31%。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也暴升,大約由2.438%驟升至2.597%。
美聯儲“點陣圖”較今年9月利率會議發生明顯變化,大約有三位委員將2017年的加息次數預期由之前的兩次改成三次或更多,加上原來就預期三次的委員后,就使得這次多數委員預測明年將加息三次。
美聯儲政策聲明表示:“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實現某種程度的走強以及通脹率向2%回升,失業率已經下滑,委員會決定上調指標利率目標區間。”
市場對耶倫會否提及特朗普十分關注,耶倫也并未讓市場失望。她表示,委員會討論了特朗普的勝出及其潛在財政政策。她還說,雖然自己并沒有,但委員會成員與特朗普的過渡團隊進行了會晤。
這次美聯儲利率會議基調整體上是有些出人意料地偏強的,似乎已計入了特朗普執政偏向經濟刺激這一因素。
聯邦基金期貨市場已將這三次加息計入明年下半年,目前計入6月加息的幾率為75%,7月、9月、11月和12月的數字分別為77%、86%、88%和94%。
美經濟并不支持過度加息
其實就美國經濟情況看,可能并不支持過度加息。2015年12月15日,當時美聯儲啟動金融危機后升息周期的首次,當時點陣圖顯示2016年或將加息4次,可事實上也僅加息了一次。從此事來看,美聯儲未必是“很有信譽”的。
撇開美聯儲本身來說,單就經濟情況看,可能也不支持過頻加息。最近公布的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雖相對平穩,但薪資增速不行。此外,美聯儲其實始終未達成2%的通脹目標,雖然目前已極接近了。
就在會議結束前幾小時,美國新公布零售數據較為慘淡,其顯示:美國11月零售銷售環比增0.1%,遠不如10月的增0.8%,亦不如預期的增0.3%。這個零售數據實際上是相當重要的,僅次于非農數據。
不過,同時公布的美國11月PPI漲0.4%,遠高于預期的持平,但此數據應更多地反映了近期的油價上漲。周四稍晚美國將公布11月CPI。
整體而言,美聯儲2017年幾乎肯定會加息,但最終最有可能是加息兩次。當然了,如果特朗普一切順利,加息次數更多也是有可能的,只是目前看來這個機會相對較小。
元月下旬,特朗普就將入主白宮,首先面臨的不是實施其雄心壯志,可能是其不樂見的債務上限問題。如果特朗普無法很好地為基建籌資,他種種想法就有可能落空。
在奧巴馬主政的8年間,美國債務已擴大至20萬債美元,留給特朗普的余地已不多了。
瑞士央行放“鴿”
周四午后(北京時間16:30)瑞士央行結束利率會議,其一如預期地宣布維持該國基準的3個月Libor目標范圍在“負1.25%~負0.25%”不變。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在會議后表示,為了抑制“過度高估的”瑞郎匯率,實施負利率及保持干預匯市的意愿“仍是恰當的和必要的”。
喬丹還說:“英國‘脫歐’之后的干預是為了緩沖對瑞郎的影響,在高度波動的時期,我們準備進行匯市干預已經起到了穩定匯市的效果”。喬丹最后說了句最猛的話,這就是“不排除再次降息”。
同在周四,瑞士聯邦經濟總局公布了經濟預測值,具體預測值如下:預計今年瑞士經濟增長1.5%,與9月預估一致。2017年經濟料增長1.8%,亦與9月預估相同。首次對2018年經濟增長做出預估,預計增幅為1.9%。今年通脹率預計為負0.4%,2017年預計為零,9月預估分別為負0.4%和0.3%。由上述預測可知,過強的瑞郎顯然已加劇了該國通縮,使得政府部門在預測明年通脹率時不得不考慮到這個強匯率因素。
本周三美元兌瑞郎升0.74%,周四同上時間暫續升0.39%至1.0243。周四,瑞央行消息明朗后,瑞郎僅小幅下跌,反應不太明顯。
瑞士經濟已陷入流動性陷阱,較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瑞士利率雖然為負,可通縮使得實質利率仍為正。長期以來,瑞士央行盯得最緊的是瑞郎兌歐元走勢,可說是事實上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對瑞郎的炒作其實比較簡單,盯住歐元即可。或者說,只要摸清歐元走勢,瑞郎一般不會偏離太遠。如果非要說有什么不同,在世界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時,瑞郎或會脈沖性走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