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9 22:09:06
12月9日,在出席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舉行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高峰論壇”時,史支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進入視頻產業,最快、最好的切入點就是IP,但同時,通過資本的手段來變相獲取競爭力,就把IP的價值扭曲了。未來運營IP要長久,不僅要買魚更要學會打漁。
每經編輯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實習編輯 溫夢華
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指出,網絡視頻傳播大IP時代全面到來,將是今后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之一。
對于瞄準“中國互聯網電視的第一入口”的百視通來說,坐擁NBA、英超、迪士尼等超級IP并非終點。面對日益激烈的的版權之爭,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百視通總裁史支焱認為,運營IP要長久,不僅要買魚更要學會打漁。
12月9日,在出席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舉行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高峰論壇”時,史支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進入視頻產業,最快、最好的切入點就是IP,但同時,通過資本的手段來變相獲取競爭力,就把IP的價值扭曲了。所以,在價格降不下來的情況下,要擺脫這一“互聯網式陷阱”, “唯一的辦法,就是跟產業做連接,通過其他連接來彌補版權的虧損。” 他說。
“連接”也正好體現了這家行業龍頭的發展思路。過去一年內,其先后與風行、堅果等終端公司進行合作,不斷探索事業、產業和商業連接的新模式。
在史支焱看來,當下正處于一個“連接”的時代,“我們有跨屏、多屏連接,我們可以讓互聯網電視這樣的場景應用和服務更好的服務。通過數據連接,可以讓我們的業務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百視通總裁史支焱
布局“娛樂+” 不能糾纏在“互聯網+”
兩年前,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旗下兩大上市平臺——百視通(600637,SH)和東方明珠(600832,SH)宣布合并,隨后,被稱為“A股首家市值千億元級新型互聯網媒體集團”的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誕生。
事實上,作為一家手持“令牌”的互聯網電視牌照方,百視通已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布局多年,隨著行業井噴期的到來,“客廳革命”還將持續。百視通將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呢?
“今年我們提出的戰略是‘娛樂+’。”史支焱表示,他們正在做一種“戰略連接”,在這樣的戰略下,互聯網電視的關鍵不是互聯網,而是在電視,它是客廳的大屏,當然也包括手機移動端,它是家庭的一個中心,是智慧家庭的入口。
他指出,因為打造客廳經濟的入口或者平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糾纏在“互聯網+”,而應該實現“電視+”和“娛樂+”。“‘娛樂+’可以加互聯網,可以加內容、加服務、加科技,當然還可以跟金融進行連接。”
對于未來,史支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百視通這幾年在在內生增長方面做得不錯,但在向外擴張方面做得還不夠,“我們要通過資本的手段,對產業鏈做完善、做補充。”他表示,“明年在并購、動用杠桿方面我們會有大的手筆。兼并收購跟我們主業相關的資源。”
IP越來越貴 “買魚更要學會打漁”
今年10月,NBA中國與百視通宣布將全面拓展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自2009年引入NBA播出版權至今,百視通憑借旗下“NBA制作工廠”強大的賽事直播運營經驗和專業的轉播團隊,合計已轉播超過9000場的NBA賽事,也為其“搶占客廳”奠定了基礎。
盡管雙方沒有公布合作的具體數字,但史支焱今日坦言,“花了大價錢。通過所有的收費都收不回成本。”
事實上,百視通擁有龐大的內容庫,大IP也一直是其競爭優勢。但在史支焱看來,現在的IP價格的確是“越買越高”,“視頻網站很多燒錢都沒有商業模式,我認為這樣是活不下去的。”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史支焱更將這一現狀形容為“互聯網式陷阱。”
史支焱表示,互聯網企業要進入視頻產業,最快、最好的切入點就是IP,“這個點找得很準,是對的。但是,通過資本的手段來變相獲取競爭力,就把IP的價值扭曲了。實際上它可能不值這么多錢。”在他看來,這恰恰把市場搞亂了。
當然,購買僅僅是第一步,只有學會運營,IP價值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網絡視頻企業才有前景可期的未來。 “運營IP要長久,不僅要買魚更要學會打漁。” 史支焱說。
他認為,運營IP的有效方式是將IP與產業進行連接,這也能夠幫助企業擺脫“互聯網式陷阱”。而在IP價格降不下來的情況下,想要擺脫這一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將IP與產業做連接,通過與其他產業進行連接,尋求彌補版權虧損的方法。
他進一步解釋說,“比如NBA這樣的大IP,我們可以將其與游戲連接,把用戶和我們的游戲玩家連接起來;可以與購物連接,讓鐵桿球迷買延伸品;與旅游連接,讓他們到美國去看球賽,跟球星游戲互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