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平均利潤率-5.5% 醫藥電商仍難盈利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8 00:56: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記者 金喆

醫藥電商仍未解決盈利難題。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在第28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去年醫藥電商平均毛利率為17.6%,平均費用率為23.1%,據此推算平均利潤率為-5.5%。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盡管大部分電商沒有破解盈利難題,但醫藥企業對網上藥店的探索熱情不減。國家食藥監總局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共有598個醫藥企業擁有網上賣藥牌照,比去年底增加了69家。

廣東一家中型連鎖藥店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藥品網售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大家目前談的不是盈利問題,而是如何在這輪新的模式中站穩腳跟。

網上藥店虧損嚴重

11月24日,阿里健康公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共計6個月的中期業績,實現營收0.55億元,同比增長220.0%,歸屬于母公司擁有人為虧損約1.02億元。

實際上,阿里健康的虧損局只是醫藥電商集體境遇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數據庫查詢到,截至11月27日,共有598個醫藥企業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去年底該數量為529家。但真正盈利的只有寥寥幾家。

根據部分上市公司醫藥電商營收數據,今年1~6月,太安堂(002433,SZ)旗下的康愛多以營收6.41億元、凈利潤721萬元排第一位;九州通(600998,SH)旗下的好藥師凈利潤為479萬元。而在9個上市公司投資或控股的醫藥電商中,只有5家實現盈利,規模都在百萬級別。

“排名前幾位的醫藥電商已經從多年的持續虧損開始逐步實現盈利,但醫藥電商離規模盈利階段還有一段距離。”前述藥店總經理表示,目前醫藥電商還沒有建立起一種可持續、可復制的盈利模式,國家叫停第三方平臺的醫藥零售業務也對行業造成影響。

林建寧認為,醫藥電商虧損加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參與企業增多,過度競爭導致行業毛利率下降;二是處方藥網售政策遲遲未放開,醫藥電商不能拿到占據藥品零售半壁江山的處方藥市場份額;三是醫保支付沒有突破。

盡管如此,但林建寧依然認為,下一步要高度重視醫藥電商的發展,千萬不要小看電商對實體藥店的沖擊。

現在是否賺錢不重要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網絡監測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醫藥信息和交易監測報告(2016年度)》,去年我國網上藥店的銷售規模為144.2億元,同比增長85.11%。這也是網上藥店近5年來首次突破百億規模。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云崗表示,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接受互聯網購買藥品和醫療器械,預計今年網上藥店的銷售規??蛇_到285億元。但是,目前獲得互聯網賣藥資質的企業里,還有25%左右未上線(或訪問失敗)。

對于業內認為制約醫藥電商發展的因素,宗云崗表示,目前醫保網上支付已有所突破,處方外流或會在設置一定門檻后放開。同時,網售藥品放開是趨勢,但會有相應手段落實監管。

在更多醫藥電商探路者看來,現階段賺不賺錢并不那么重要。

天士力集團電商總經理溫小凌此前公開表示,討論醫藥電商掙錢的本質其實是討論價值以及整個工業銷售費用再分配的問題?,F階段電商不掙錢,主要原因是醫藥電商現在的價值是積累流量、然后做服務。如果說未來工業企業直接通過平臺建立消費者教育,原來分配給中間環節的利潤就可以分配到別的價值平臺上去。

相較于醫藥電商尚缺火候,整個藥品零售市場增速早已放緩。據林建寧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藥品市場銷售額為11280億元,同比增速從去年的11%降至7.9%,“受招標限價、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嚴控藥費增長的影響,藥品終端銷售額增速逐年放緩。”

林建寧預計,2017年中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有望同比增長13%,但藥品終端市場銷售額的增速卻在明顯下滑,僅為7.6%。

在他看來,這兩項關鍵性經濟數據出現背離,與醫藥經濟眼下面臨的一系列新問題和矛盾不無關系,“這些表象上是速度問題,但本質上反映的是供給結構的問題。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關鍵要靠創新來引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藥電商難盈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 日本中文乱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