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5 11:46:18
劉漢元:以太陽能發電中主流的晶硅發電技術為例,大家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也許在衛星發射的過程當中都有感受,衛星發射展開太陽能帆板是入軌之前的第一件事情,這個帆板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經過若干年發展,這個行業做到什么樣的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程度?從制造端的角度來講,我們有幾個數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投入的能源從砂紙到多晶硅到電池片到組件,到系統安裝集成為止,目前中國制造水平,2016年上半年制造過程中,大約消耗總能量基本上系統工作3-6個月能夠收回,光照好一點的地方三四個月可以收回全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中等的地方6個月,如果要在成都這個盆地地方建造光伏電站大概需要12月收回,而光伏設備的設計壽命是25年,但是由于它的永久性特征,很多組件可以工作30年甚至40年時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