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2 20:51:12
每經編輯 實習記者 冷輝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冷輝
43家掛牌企業辛苦一年賺的錢也抵不了一次增發費用!照這樣看,那券商的新三板項目人員豈不是賺大了!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不少投行卻紛紛向記者訴苦稱干這活就賺不到錢!公司也叫苦!投行也叫苦!即便投行說不賺錢,那企業的錢花到哪去了總該讓人明白?
今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扒一扒新三板公司融資發行費用,收費標準是什么?喊著賺不到錢的券商為何仍然熱衷參與新三板項目?
發行費用業內無統一標準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投行、掛牌公司、投資公司人士均表示:發行費用并無統一標準,具體視不同的主辦券商或中介機構、企業融資難易程度、企業和中介機構的關系、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資產規模、募集資金總額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而定,由企業和中介機構協商確認。
如果是企業自身接洽和找到的投資者,那么一般不需要找第三方財務顧問等中介機構,主辦券商和律所等也只是按照要求審計、評估和出具相關證明材料即可。民族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廣澤豐稱,主辦券商此時一般會收取十幾萬左右的定額費用。財達證券場外市場、做市業務部門負責人王志北表示,此時中介一般只收取一些必要的材料費等,也不排除會有部分中介考慮到和企業的長期合作關系、或已經包含在按年支付的包干中介費用中,而不再另收取發行費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到亨達科技的董秘周怡,對方表示,公司稍早前剛完成的130萬元增發,發行費用為22.5萬。從占募資總額比例來說,確實偏高。主辦券商申萬宏源向她們表示,低于兩千萬以下的股票發行融資項目,最低收取20萬元。中塑在線今年7月完成了168萬元的募資,公司董秘表示,25.5萬的發行費用也是都給了主辦券商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
亨達科技、中塑在線的股票發行主要是面向公司內部人員發行,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中介機構也只需要做到通道業務、盡職調查并出具相關材料即可。
中加飛機的董事長凌凱禮則向記者表示,中加飛機股票發行募資過程中,和其簽署合約的第三方財務顧問需要為其提供咨詢服務并且進行路演和對接投資人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采訪到卡車之家、立方控股的相關公司人士表示,其公司股票發行融資主要是主辦券商協助進行的融資、對接投資者。兩家公司都是和各自的主辦券商簽署的中介發行費用合約。
對于這種資金方是主辦券商或者第三方財務顧問找來的情況,廣澤豐表示常見的發行費用收取比例在募資總額的3%-5%,超過7%就有些顯得較高。王志北則表示2%-5%都處于合理的常見范圍,部分券商或許會進行績效方式。比如超過定增金額計劃的二分之一部分按某一比例收取,等等。某一線券商上海分公司投行部經理則表示上浮到5%-10%也是有可能的,不一而足。
發行費率超10%需特別關注
一家中部地區的新秀券商投行部經理告訴記者,發行費用業內最常見的是按照募資總額的2%-3%收取。如果企業質地優良、股票發行總額較大、募資情況特別順利,那么中介收費比例還可以更低。但如果股票發行不順暢、融資困難、企業急需資金,那么收費比例會適當上浮,但一般不超過5%。投資公司等財務顧問和券商投行部門等中介的收費標準相對一致,超過5%的情況基本少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中加飛機總額682.5萬占募資總額四成的“天價”發行服務費外,創新層企業賽萊拉2016年1月公告的一筆4018萬元募資中發行費用為380萬,占比9.46%。上述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均告訴記者,股票發行時都和其他財務顧問有合作,發行費用是雙方協商確認的。
王志北認為超過7%-8%的收取比例就已經很夸張了,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融資成本。廣澤豐則表示,如果發行費用占比如此之高,那么其毛利率水平必須做到覆蓋成本。
中介機構的發行服務費用如果和其所承擔的風險責任不相符合,風險責任偏高就會導致中介機構沒有做下去的動力。比如對于融資額度較低的項目,回報相對偏低,但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職責相差不大,主辦券商和一些大的財務顧問都沒有動力去做投融資對接。如果因為企業資質偏差、融資困難,那么吸引中介機構去協助發行融資的動力就是相對較高比例的發行費用,此時企業就需要背負較高的融資成本。中同資本總裁袁勇向記者提到。
財務顧問收取比例3-4%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市場上也有部分中介機構(非券商)收取比例超過10%,袁勇認為此舉不夠合乎情理,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中介機構的口碑。另外,收費比例偏高固然和企業融資偏難有關,但掛牌企業公司治理不夠規范、沒有樹立正確的資本市場觀念和擁有經營良好的財務狀況,也會導致企業多花冤枉錢。
中介機構收取發行服務費的多寡要視融資難易程度來定,一家江浙系券商的私募融資、投行部總經理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樣表示。新三板確實沒有具體的中介機構發行服務費收費標準,但募資總額的3-5%是實際操作中常見的情形。超過5%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這個取決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程度、融資難易程度等不同情況,但超過10%的情形則表示此前未聽說。
新三板投行 油水少苦活多
雖然不少企業高喊發行費用太高。但是對于券商來說,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定增項目吸引力遠不如主板的IPO和再融資項目。
民族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廣澤豐向記者表示,掛牌企業的定增項目如果不涉及財務顧問費用的話,也就是掙一個通道業務費用。主辦券商參與一個掛牌企業的定增項目,一般只需要花費3~4個月的時間,如果需要主辦券商協助進行融資活動,則歷時會稍久一些,但一般不超過半年時間。財達證券場外市場、做市業務負責人王志北也介紹稱,主板定增項目一般需要一年時間左右,而IPO的話短則三五年,時間長的需要時間更久甚至無法上市。
廣澤豐介紹,新三板定增項目,股轉系統要求并且鼓勵主辦券商等中介機構在一些核心環節到掛牌企業駐點現場辦公。因此,主辦券商會在盡調等環節去企業駐點,但定增項目全程中是否都會在企業駐點,則需要看企業的收益和成本。如果只是收取一個通道業務費用,全程駐點辦公的出差等成本就更高,刨掉成本,利潤低的券商都沒法做了。如果有協助進行融資活動、對接投資者,那么券商收費就高一些,多花一些時間駐點辦公也是完全可行的。
主辦券商參與新三板的定增項目,總體來說,由于所需時間較短,出具材料和盡職調研等工作難度及強度也沒有主板的IPO以及主板的再融資項目大,廣澤豐介紹稱主辦券商一般只需要配備2個人左右參與即可,王志北表示如果項目難度稍大,三五個人已經算不少了。而主板的IPO和再融資項目起碼也要三五個人,多則十幾個人。
新三板的定增項目,一般來說,券商投行部專職做定增業務項目的人員,兩個人一年做5、6個項目不成問題,理論上連軸轉做項目到10個也不成問題。廣澤豐介紹道,但如果每一個項目只是收取十幾萬左右的通道業務費用,那么賺的都是辛苦錢,沒什么利潤可言。只有當進行融資對接的時候,收取一些財務顧問費用,對于券商和項目組成員來說,才有賺。
王志北表示,不少券商做定增項目其實都不怎么賺錢,包括他們自身。主要是收費不高,要么就是一個通道業務費用,即使有融資對接收取財務顧問費用,2%-5%的業內收費比例和主板的IPO、定增項目收益相比仍然“杯水車薪”。
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一個10億的IPO項目,券商合計收費少說也要幾千萬。
不難發現,新三板的定增項目募資總額大多都不超過五千萬,即使券商有參與融資活動、組織路演、對接投資者,另外收取一些財務顧問費用,一般也不過一、二百萬,只有通道業務費用的話更是僅有十幾二十來萬,對比顯而易見。
券商律所風險責任遠超財務顧問
從券商角度來說,新三板定增項目除了時間要短一些,所花費的人員、精力和盡職調研、出具材料等成本比主板的IPO、再融資項目普遍稍低之外,在責任方面,擔當的風險也不小。
有業內人士稱,主辦券商、律師事務所和其他中介機構等,如果在股票發行過程中有夸大、誤導性宣傳等違規行為,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另外,和第三方財務顧問風險可以忽略不同,主辦券商等機構進行輔導和出具的證明材料,需要保證材料的準確、客觀和完整,如果內容有誤并且造成了相應后果,事后則需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
廣澤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新三板定增項目相對輕松,但責任不小,并且收益不高,券商更傾向于做主板的IPO和再融資項目。王志北等人也持同樣看法。
中同資本總裁袁勇則向記者表示,正是因為掛牌企業融資需求高漲、券商也看不上這些小項目,才給了第三方財務顧問巨大的生存空間。
對于第三方財務顧問承擔什么風險,袁勇稱,可以說幾乎沒有太大風險。而其他接受采訪的投行和企業則表示,只要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盡到了自身的職責,基本上不存在比較特殊的風險。
從這點可以看出,券商、律所風險責任遠超財務顧問,然而還有很多券商會參與這些新三板定增項目,又是為何?
針對記者的提問,廣澤豐表示,主板的IPO和再融資項目承攬相對比較困難,在此前IPO未開閘的時候,一年能做成一單就已經很不錯了。券商之所以愿意接,是因為“沒肉吃的時候、還是要喝點湯”的。而王志北表示,愿意接的原因是尋求一些優質的企業和項目,還是能賺到一些利潤的,更重要的是從中尋求一些轉板的機會和項目,進行培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