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0 00:28:03
針對外界關注的股權之爭,王石并沒有直接提及,但他謹慎地發表了一些觀點。
每經編輯 黃博文
每經實習記者 黃博文
南玻A高管以及獨立董事集體辭職的事件本周成為資本市場的頭號焦點,而主導這場事件的主角正是近一年來因“萬寶大戰”而聲名鵲起的姚振華所掌控的寶能系,由此,市場時有觀點指出南玻A就是萬科結局的預言,還未落停的萬科股權之爭再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炙熱話題。
11月19日,許久未公開亮相的萬科主席王石,現身萬科廣深區域媒體見面會。王石是提前一天結束第22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行程,趕赴媒體見面會,借此再向外界發聲。
現身媒體會的王石顯得頗為輕松,據他稱參與氣候大會的議程進展順利。針對外界關注的股權之爭,他并沒有直接提及,但謹慎地發表了一些觀點。唯一肯定的,他依然向公眾傳遞出他是萬科價值觀堅實的“衛道士”形象。
再為“不務正業”正名
王石在現場大篇幅闡述了他參與氣候大會的相關情況,稱這是萬科承擔社會責任的最好注腳,他一直捍衛萬科的價值觀,即公開、透明、規范、社會責任。
在7月份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有中小股東指責王石“不務正業”,寶能系曾經提出的罷免案理由也將此列案,萬科的創始人王石對此顯然頗為介懷,再次為自己正名。
“有人說我不務正業,做一些與股東利益不想干的東西,但我有底氣,因為我捍衛的就是萬科的文化,萬科文化就是有底線,還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包括環保責任。”王石表示。
王石稱,當年放棄股權的原因,是堅信中國缺的不是錢,缺的是職業經理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信,在大股東爭奪的時候,他站在小股東面前。
在提及當前萬科在資本市場面臨的困局,王石坦言他非常惦記。股權之爭以來,他去到萬科進入的50多個城市,去感受萬科一線公司的現狀,力爭保持團隊的穩定。
王石稱,萬科股權事件逐漸明朗,他和萬科團隊堅守的萬科文化沒有任何動搖,在這樣的動蕩中,萬科團隊依然保持穩定,這本身就是職業經理人的操守,是萬科文化的勝利。
“我自己都接到獵頭的電話,開出的價格不可抗拒。”王石稱,即使在這樣的狀況下,萬科的管理團隊仍然非常穩定。
相信資本有溫度
紛紛擾擾的萬科股權之爭已持續一年有余,先有寶能系的資本入局搶下第一大股東,后有恒大高位增持且持續買入,走勢仍未明朗。
王石透露了自己對股權之爭的看法,他稱資本對萬科的侵襲,第一個原因是為了獲取有價值的“殼資源”,第二個原因是“唐僧肉”,而在萬科股權事件中,兩者情況兼而有之。
針對近期南玻A高管離職風波,王石稱不想過多談論,但萬科有信心談未來,底氣正是萬科堅守的價值觀。
“如果資本能夠強暴了文化,那這種文化太脆弱了,萬科價值觀將在抵御資本入侵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王石表示。
對于資本,王石相信資本是有溫度的,金融資本和實業之間要協調。政府目前也出臺了一些新政策,對金融資本進行規范。
在談及對中小股東想說的話,王石表示,首先萬科本職工作會做好,這是最基本的,促進各項業務的發展;其次就是完善信息披露,符合規范地把任何能對外披露的盡量披露,在這個方面,要感謝大股東華潤的支持。
另外針對萬科前三季度銷售業績落后恒大,失去全球第一大房企的“寶座”,萬科方面沒有公開發表態度。萬科高級副總裁、廣深區域總經理張紀文談及了萬科的轉型,稱萬科已經具備了在未來5-10年時間成為“不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商”的所有潛質。
“房企轉型有種路徑,一種是資本化的,一種是走真正配套服務化的,我認為后者能走的更遠,因此銷售金額的排名完全沒有意義。”張紀文表示。(攝影:黃博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