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10月進出口數據低于預期 全年仍有望實現回穩向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9 00:56:02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差于預期的下滑0.8%;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而此前預期為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每經記者 張雯

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10月份外貿數據,進出口數據雙雙低于預期。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差于預期的下滑0.8%;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而此前預期為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也出現小幅回落,10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6,結束連續三個月回升勢頭,較上月小幅回落0.2。

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分析稱,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增長已無進一步加速動能,且全球需求復蘇有限,預計貿易前景依然具有挑戰性。

此前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則指出,第四季度進出口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但全年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前10月進出口總值同比降1.9%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9%。貿易順差2.88萬億元,縮小2.6%。

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下降3.2%,差于預期的下滑0.8%;進口增長3.2%,而此前預期為5%。

分國別來看,前10個月對歐盟、東盟、日本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下降,其中,歐盟、美國、東盟分別為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

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鐵礦砂、原油和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聯訊證券報告分析,臨近年底,全球經濟面臨美國大選、美聯儲加息以及意大利公投等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對短期的出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0月制造業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2,重新跌至枯榮線以下,也印證外需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雖然十月進出口數據雙雙落后于預期,秋季廣交會成果仍然透出暖意。

秋季廣交會于11月4日閉幕,統計顯示,廣交會出口成交額達到278.9億美元,同比增長3.2%,出現回升。

“逆全球化”升溫影響國際貿易

“逆全球化”的外部因素,給中國外貿的未來走勢預期帶來諸多不確定。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指出,展望2017年,“逆全球化”升溫給國際貿易投資環境帶來惡化。

報告認為,隨著主要經濟體持續的結構調整,全球價值鏈進入重構期,以“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為核心鏈條的全球貿易大循環發生重大調整,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經濟全球化路徑深刻變化。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認為,在國際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回升的基礎下,市場原本預期10月份的進出口情況會有所好轉,但從數據看并非如此,顯示內外需疲弱的格局并沒有改變,估計全年外貿亦不會有起色。

那么,中國的貿易如何能在外部因素干擾下實現波動中求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郭靜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今年前10個月數據來看,進出口主體上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了占比提高、總量增長,行業領域是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發生了出口下降,這說明當前我國外貿結構正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而要應對這種變化,便要注重創新”。

在郭靜利看來,外貿創新包含主體、模式、產品的多重創新,他說,“主體創新,注重新型貿易主體的培養,比如說,過去是層層代理的外商下單模式,那現在要培養有品牌、直接出口的實力主體;模式創新,發展跨境電商,出口型跨境電商幫助生產型企業繞過層層中間商,直接對接海外終端客戶,讓市場形成優勢產品的選擇;產品創新,過去我們的優勢是低勞動力成本的產品出口,現在我們要注重發展涵蓋金融、技術、服務的‘全產業鏈’出口”。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鄒利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雯 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10月份外貿數據,進出口數據雙雙低于預期。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差于預期的下滑0.8%;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而此前預期為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也出現小幅回落,10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6,結束連續三個月回升勢頭,較上月小幅回落0.2。 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分析稱,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增長已無進一步加速動能,且全球需求復蘇有限,預計貿易前景依然具有挑戰性。 此前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則指出,第四季度進出口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但全年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前10月進出口總值同比降1.9%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9%。貿易順差2.88萬億元,縮小2.6%。 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下降3.2%,差于預期的下滑0.8%;進口增長3.2%,而此前預期為5%。 分國別來看,前10個月對歐盟、東盟、日本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下降,其中,歐盟、美國、東盟分別為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 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鐵礦砂、原油和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聯訊證券報告分析,臨近年底,全球經濟面臨美國大選、美聯儲加息以及意大利公投等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對短期的出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0月制造業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2,重新跌至枯榮線以下,也印證外需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雖然十月進出口數據雙雙落后于預期,秋季廣交會成果仍然透出暖意。 秋季廣交會于11月4日閉幕,統計顯示,廣交會出口成交額達到278.9億美元,同比增長3.2%,出現回升。 “逆全球化”升溫影響國際貿易 “逆全球化”的外部因素,給中國外貿的未來走勢預期帶來諸多不確定。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指出,展望2017年,“逆全球化”升溫給國際貿易投資環境帶來惡化。 報告認為,隨著主要經濟體持續的結構調整,全球價值鏈進入重構期,以“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為核心鏈條的全球貿易大循環發生重大調整,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經濟全球化路徑深刻變化。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認為,在國際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回升的基礎下,市場原本預期10月份的進出口情況會有所好轉,但從數據看并非如此,顯示內外需疲弱的格局并沒有改變,估計全年外貿亦不會有起色。 那么,中國的貿易如何能在外部因素干擾下實現波動中求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郭靜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今年前10個月數據來看,進出口主體上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了占比提高、總量增長,行業領域是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發生了出口下降,這說明當前我國外貿結構正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而要應對這種變化,便要注重創新”。 在郭靜利看來,外貿創新包含主體、模式、產品的多重創新,他說,“主體創新,注重新型貿易主體的培養,比如說,過去是層層代理的外商下單模式,那現在要培養有品牌、直接出口的實力主體;模式創新,發展跨境電商,出口型跨境電商幫助生產型企業繞過層層中間商,直接對接海外終端客戶,讓市場形成優勢產品的選擇;產品創新,過去我們的優勢是低勞動力成本的產品出口,現在我們要注重發展涵蓋金融、技術、服務的‘全產業鏈’出口”。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鄒利制圖
10月進出口數據低于預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成人AV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