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9 00:41:58
◎張敬偉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10月16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果阿舉行。會議通過了《果阿宣言》,金磚五國還簽署了農業研究、海關合作方面諒解備忘錄和文件。
由華爾街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催生了金磚國家峰會。很顯然,這意味著西方主導的原有秩序已經不合時宜,需要新的機制來應對全球挑戰,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此新形勢下,金磚國家抱團承擔更大責任,是大勢所趨。
經過七次會晤,金磚國家從空洞的概念開始日趨機制化。全球治理秩序也在金磚國家的實力倒逼和機制性牽引下,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如今,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l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金磚國家在IMF等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也在逐步提升,同時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成為全球性的經濟治理機構。
當前,全球依然處于后危機時代,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各經濟體依然在困境中爬坡。西方機構一度認為,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結束,美國再現經濟復蘇的曙光。尤其是美國首次加息造成包括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使得西方世界認為金磚國家失去了“成色”。但事實證明,量化寬松對西方國家來說,并非拯救經濟的靈丹妙藥,美國加息在引發新興市場紊亂的同時,同樣傷及自身。西方世界濫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在今年的G20杭州峰會上被認定為不合時宜。對此,IMF給出的方案是結構性改革。
美國加息預期一再成空,也意味著美國式復蘇仍動力不足,難以成為全球參照的榜樣。相比之下,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正在進行中,人民幣“入籃”SDR更突顯其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地位。
與此同時,IMF近期在調低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率的情況下,依然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堪稱一枝獨秀。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經濟增長也保持著相對強勁的速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在經受全球能源和價格低迷的考驗后也在逐步走出頹勢。可以說,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雖然面臨挑戰,但相對于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經濟依然充滿活力。其中的中國,更是引領金磚國家,開始全球經濟復蘇的新使命。
無疑,中國式治理、中國式結構性改革以及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新典范。這在杭州G20峰會上已經得到各國確認。本次果阿金磚峰會,則是凝聚金磚國家的共識,將杭州峰會的成果更加具體化,并結合金磚國家的特點,加以落實。當然,本次峰會也是對前幾次峰會成果的總結,并結合金磚國家合作的實際,達成新的合作共識。
金磚國家已經有成熟的合作機制。目前,在金磚國家框架內,存在30多種部門間合作形式,合作涉及政治、經濟、人文、安全和執法等多個領域。通過這些機制協調立場,金磚國家在全球秩序和經濟治理中獲得了與自身相匹配的話語權。而且,金磚國家也成立了屬于自己的金融機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金磚國家峰會,正從政治協商朝著深度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邁進。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也成為金磚國家合作的紐帶。除了南美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在地緣經濟合作上都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存在交集。一方面,中國和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的區域合作戰略有序對接;另一方面,中國資金和產能輸出有助于加強三國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三國產業轉型升級。即使南美的巴西,也在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跨太平洋延伸的重要節點上。中巴業已存在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通過金磚國家機制和“一帶一路”戰略,中巴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將會更上層樓。
全球秩序在持續更新,全球治理在不斷轉型。是繼續西方主導的老秩序,還是迎來公平合理的全球新秩序,是擺在金磚國家面前的現實命題。除了經濟發展速度要快,還要提質增效,金磚國家更要抱團取暖,中國在這些方面都做出了榜樣。果阿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給世界帶來新希望,也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