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1 01:19:36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2016年,資本市場回冷,經濟增速下行,如何看準形勢部署市場,成了各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首要問題,大數據監測、互聯網營銷、征信等增值服務將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盈利突破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進入2016年,隨著牌照的收緊、各項監管政策頻頻落地等,第三方支付仍取得了較快的增長。
近日,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第三方支付市場已經步入應用成熟期,上半年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134776億元,互聯網支付行業交易總規模達90148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2016年,資本市場回冷,經濟增速下行,如何看準形勢部署市場,成了各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首要問題,大數據監測、互聯網營銷、征信等增值服務將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盈利突破口。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鑒于牌照發放的收緊,頻現支付企業被收購。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0余家企業通過全資收購或入股的方式獲得支付牌照,交易價格均在數億元以上。
“牌照收緊會影響持牌機構的估值,牌照的交易價格會持續走高,越來越多的機構意識到支付端的重要性。”豐瑞祥&祥付寶營銷總裁李紫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
兩巨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
雖然監管層正逐漸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不過第三方支付尤其是移動支付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引來各方企業的加速布局。
10月9日,Analysys易觀發布的《報告》顯示,移動支付行業上半年整體交易規模達134776億元。其中,2016年二季度,擺脫春節的影響,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增速回暖,交易規模達75037億元,環比增長25.68%。
“移動支付快速增長,得益于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快速布局、智能設備普及、O2O支付渠道廣泛鋪開;線上線下業務覆蓋推廣迅速,應用場景豐富;移動支付不受網點和時間等限制,能夠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消費、面對面交易等多種需求,解決傳統支付模式現金支付、刷卡支付等諸多痛點,適用于衣食住行游購娛等諸多方面,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李紫建表示。
李紫建還進一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9·6費改”更是引爆了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早前,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的《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對競爭較為充分的收單環節服務費,由現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收單機構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而該費改已于9月6日起正式實施。
事實上,除了移動支付之外,互聯網支付也保持穩定的格局。
數據顯示,上半年互聯網支付行業交易總規模90148億元,其中Q2規模達46500億元,環比增長6.5%。
“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數年來成倍增長,發展之迅速有目共睹。2016年,資本市場回冷,經濟增速下行,如何看準形勢部署市場,成了各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首要問題。移動支付市場擁有多重利好因素,自然成為眾多公司的沖鋒陣地。如何在大趨勢中繼續脫穎而出,是2016年的關鍵任務;今年也將成為行業的歷史性拐點。”易寶支付人士分析指出。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支付寶和財付通占據了近90%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可以預測的是,接下來兩巨頭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程度,今年三、四季度可能會成為一個歷史性拐點。”易寶支付人士分析指出,除了兩大巨頭,其他行業排名靠前的支付公司,也逐漸出現了兩級分化的局面。移動布局更全面、行業扎根更深入的公司,展現出不容小覷的上升趨勢。
Analysys易觀方面人士更是分析指出,支付企業通過對用戶和商戶的覆蓋,積累起海量交易數據。未來,第三方支付企業對其所擁有數據的挖掘和應用變得更加重要,由此衍生出的如互聯網營銷、征信等增值服務將成盈利突破口。
從去年開始管理層加強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第三方支付行業也面臨著欺詐風險、信用風險、洗錢風險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從2015年開始,管理層加強監管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政策頻出。尤為引人注意的是,不僅有3家機構的支付牌照被注銷,而且在續牌過程中,至少有9家支付機構被調減了業務范圍。
“從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發展來看,監管層對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空間和業務模式都有了清晰的規劃,第三方支付再次被定位為小額、快捷、便民服務、小微支付中介。”Analysys易觀方面人士分析指出,不過,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業務范圍和收益都變得可以預見,市場可見的變量正逐漸減少:技術實力強和市場占有率更高的企業將擁有更多話語權;業務范圍單一、市場占有率低的公司利用現有渠道進行差異化服務成必然趨勢。他還進一步表示,監管機構對業務范圍進行逐項審核放行的思路,較之簡單的吊銷牌照,能夠將行業沖擊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但對于違規嚴重的機構,即使能夠續牌,其價值也將大幅縮水。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由于牌照發放的收緊,支付行業的并購也在增加。
比如美的集團3億元收購神州通付;恒大5.7億元收購集付通獲得支付牌照;美團點評收購錢袋寶等。
“歷史‘清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更受資本市場青睞。根據市場行情預計,第三方支付公司價格增至4億~6億元,未來行業并購事件將進一步增加。”Analysys易觀方面人士表示。
李紫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亦分析指出,牌照收緊會影響持牌機構的估值,牌照的交易價格會持續走高,越來越多的機構意識到支付端的重要性。支付作為一個引導工具,把客戶的忠誠度、客戶的黏性、包括客戶和你接觸的頻率進一步提升,從而在里面挖掘交叉銷售的機會,這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