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7 14:04:14
9月1日起,央行再次啟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本次活動更加重視不同群體消費者的金融需求,重點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六類特殊群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3年起,央行系統統一于9月集中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9月1日起,央行再次啟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
本次活動更加重視不同群體消費者的金融需求,重點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六類特殊群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3年起,央行系統統一于9月集中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
央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孫天琦介紹說,央行將繼續組織“金融知識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等活動。央行各級分支機構將組織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支付機構,針對不同群體(重點關注六類特殊群體),選擇校園、農村、社區、機關、軍營、工廠、商場、市場等各類場所宣傳金融知識,引導消費者正確運用金融技能。
據悉,央行正在建立人民銀行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制度,將于2017年開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
金融消費維權可撥打“12363”
本次普及內容涉及人民幣知識、存貸款知識、支付結算知識、反洗錢知識、征信知識、理財知識、外匯業務、存款保險相關知識、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知識、維權知識和消費者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等11部分。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據央行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余文建介紹,2014年12月30日,“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開通。“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信息管理系統”于2015年上線運行,與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對接。
在消費糾紛調解方面,金融消費糾紛第三方解決機制試點建立,由消保局指導設立的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于2015年5月開始開展調解事務。
在頂層設計層面,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11月13日正式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
銀監會、人民銀行牽頭財政部、證監會、保監會等部委于2015年制定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經中央審議通過,國務院于2015年12月31日以國發〔2015〕74號形式正式發布。《規劃》是十三五期間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央行正在建立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制度,將于2017年開始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開展金融教育有效性評估項目,積極探索金融消費者教育有效性評估機制,推動金融消費者教育的有效性不斷提高。”余文建說。
普惠金融成重要議題
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普惠金融密切聯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央行在寧波市、陜西省宜君縣和青海省開展普惠金融試點工作。以宜君縣為例,該縣將以“互聯網+現代農業”為抓手,加大對農村經濟主體與電商平臺合作的金融支持,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貧困人群的銀行賬戶開戶率,開發適合低收入、殘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特點的金融產品,降低門檻、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提高特殊群體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化程度。
該試點還探索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的信用重建機制,開展低信用等級群體的信用救濟和信用重建。
央行將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在宜君縣開展金融扶貧各項試點,單列信貸資源、單設扶貧機構、單獨考核服務覆蓋率、單獨研發金融產品,滿足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需求。
2016年,中國擔任二十國集團(G20)框架下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主席國。將于9月4~5日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上,重要議題之一便是普惠金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峰會上將評估通過三份有關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劃落實框架》。這三份文件將為G20國家和全世界普惠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指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