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8-19 11:24:11
居民工資收入增速降放緩了!房地產行業真正的風險即將來臨!
每經編輯 魏瓊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8月份以來,10多個省都公布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但基準線都不到10%,還不如去年的水平。(北京從10.5%降為9%,天津從10%降為9%,云南從10%降為8%。)
雖然“工資指導線”不具備強制效力,但它的制定綜合考慮了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以及企業的承受能力,一定程度上客觀反映了現實。
這就釋放了一個信號,居民工資收入增速降放緩了!房地產行業真正的風險即將來臨!
這可不是邦爺的危言聳聽...
讓房價上漲的“燃料”燒光了?
工資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工資指導基準線均低于10%,而且呈下降趨勢則說明,居民收入增速在放緩!
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曾說過,中國房價持續高企,因為預期未來收入上升。但現在預期收入增速的下降,則意味著房價持續高企失去了動力。
而且要注意,我國上半年M2增速為11.8%,而工資指導基準線均低于10%,工資預期增長將跑不過M2增速,加上CPI、貨幣超發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居民預期收入水平相當于出現了大幅下降。
大多數中國居民都是貸款買房,購房是一種提前消費行為,它建立在未來收入增長的基礎上,而且居民的未來房價預期高,房價才有上漲動力。相反,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居民收入放緩了、預期收入下降了,房價想快速上漲站不穩腳,房價真正的風險已經來臨!
房價怎樣?先看實體經濟!
現在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很奇特: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實體經濟萎靡,房地產卻熱鬧非凡。
可見,在全球資產荒之下,投資渠道受限,徹底激活甚至夸大了房地產的保值增值“魅力”,大量資金持續涌入。
但歸根結底,房子是用來住的。邦爺認為,高房價一定要有實體經濟和居民購買力的支撐,不然就會出現問題。
中國樓市的兩極分化恰好說明了這一問題:經濟增長強勁的區域樓市火爆,經濟表現差勁的區域,正在被房地產市場拋棄。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房價下降的城市逐漸增加,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持續減少,且漲幅收窄。與此相匹配的,是中國實體經濟的下行。就曲線而言,房價逐漸與實體經濟走勢相匹配。
所以,房價會怎么走?以后或許要越來越重視實體經濟這條曲線了。
*文中觀點為作者言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