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4 22:30:15
8月14日,據央行官網公布,7月末外匯占款為234402.45億元,為自2015年10月以來連續第9個月下降。相比6月末的236307.53億元,7月末這一項目的額度下降1905.08億元,降幅再度擴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主要是由于英國脫歐繼續發酵等“黑天鵝”事件導致。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8月14日,據央行官網公布,7月末外匯占款為234402.45億元,為自2015年10月以來連續第9個月下降。
相比6月末的236307.53億元,7月末這一項目的額度下降1905.08億元,降幅再度擴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主要是由于英國脫歐繼續發酵等“黑天鵝”事件導致。
劉健表示,近期英國“脫歐公投”、土耳其政變等“黑天鵝”事件接踵而至,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促使資本流向美元、日元等避險資產。人民幣貶值壓力再度加大,企業結匯觀望情緒增加,購匯沖動增大。加之跨國企業結算旺季、海外派發紅利乃至暑期旅游等季節性因素,均對外匯占款構成壓力。
劉健認為,短期來看,外匯占款存在改善的基礎。隨著英國脫歐等問題塵埃落定,市場緊繃情緒有望逐步舒緩,美元指數或將震蕩。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越來越被市場接受。監管層保持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及人民幣匯率平穩運行意圖明顯。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這都將有助于吸引資本流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