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7 03:49:32
◎每經記者 曾劍
2015年末,中電鑫龍一紙12.8億元的合同,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這份合同為期1年左右,金額遠超公司2014年全年的營收。倘若正式實施,無疑將增厚上市公司的業績。遺憾的是,中電鑫龍數月后宣布,因廣西國盾引入投資者進度不及預期,資金周轉困難,合同無法正常履行,公司將與廣西國盾協商解決相應事宜。
就在市場快要將此事遺忘之際,廣西國盾近期成功引入了投資者;另一方面,中電鑫龍也公開表示,雙方協商的效果較好,不排除后繼續合作的可能。種種跡象來看,莫非雙方有再續前緣的可能?
交易對手或將“有錢了”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注意到,7月份,一家名為廣西國盾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結構與注冊資本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原來的數位自然人股東前期陸續退出后,只留下許曉榮;另外,一家名為上海季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季誠資管)的企業入駐該公司。從出資份額分析,季誠資管的出資額占比為70%,許曉榮占比30%。7月12日,廣西國盾注冊資本由600萬元變更為1.06億元。工商資料顯示,季誠資管成立于1月19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公司唯一股東為自然人王歲龍。
廣西國盾的上述變化,還要從該公司與中電鑫龍之間曾發生的那段“姻緣”說起。
2015年12月25日,中電鑫龍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電興發于12月16日與廣西國盾簽署了《購銷協議》。廣西國盾將向中電興發購買私有云盒子和攝像機,協議總金額為12.8億元。上述公告一經發布,便在中電鑫龍的股東間攪動了一池春水。
根據《購銷協議》,廣西國盾應于2016年1月31日向中電興發下達2萬套協議產品的訂貨;同時,其承諾在2016年底前完成剩余98萬套協議產品的訂貨。這意味著協議產生的收入將集中體現在2016年度。要知道,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為8.094億元。協議金額已超過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的營業總收入,占比為135.16%。
對于這份巨額合同,市場也曾產生過質疑。畢竟廣西國盾當時籍籍無名,注冊資本只有600萬元,其是否有實力支撐起如此巨額的合同,恐怕是一個未知數。但中電鑫龍判斷認為,廣西國盾有能力完成協議約定的內容。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今年4月9日,中電鑫龍公告宣稱,中電興發曾分別于2月19日、2月23日、3月21日函告廣西國盾履行合同義務。時至4月7日,廣西國盾仍未支付首批訂單預付款,導致合同無法正常履行。因此,中電興發與廣西國盾解除《購銷協議》,后續事宜將與其協商解決。至此,中電鑫龍與廣西國盾似乎將就此緣滅。
協商效果較好
此后,上述事情便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但隨著廣西國盾此番出現較大的變化,又在不少中電鑫龍投資者的心中激起漣漪。有投資者表示,廣西國盾成功引入了投資者,并將實現注資,已經具備初步履約能力,其與中電鑫龍存在再續前緣的可能。
事實上,根據中電鑫龍此前公告所述,廣西國盾之所以遲遲不履行《購銷協議》,源于其仍在進行的投資者引進工作,但并未能按照預期時間完成,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從這點而言,投資者的猜想不無道理。
對此,記者昨日曾致電中電鑫龍了解詳情,但電話無人接聽。
雖然沒有得到上市公司的正面回應,但記者發現,針對投資者關于12.8億元合同進展的問詢,中電鑫龍曾于7月12日回復稱,關于公司與廣西國盾前期合作的“互聯網+安保”,即“云安家”項目,公司及廣西國盾皆認為市場前景較好,因此雙方希望通過友好協商促成繼續合作。目前雙方正在就和解協議進行磋商,從目前了解,雙方協商的效果較好,不排除后繼續合作的可能。在和解協議未達成一致前,中電興發有權利向法院提起追究廣西國盾的違約責任。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中電興發早在4月份便按照計劃完成了合同項下的開發工作,并與相關原材料供應商基本完成了合同談判,但尚未簽約,生產工作未正式啟動。一旦資金得到落實,重啟項目似乎并非難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