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6 01:28:11
◎每經記者 涂穎浩
2016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規模保費22829.20億元,同比增長75.74%。其中,在中短存續期新政出臺后,市場普遍預期增速會出現大幅下滑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一項,卻仍然增長迅猛,總計達到8103.2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4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市場預期相背離的后面,并非行業保費未受新規影響,反之,以渤海人壽、君康人壽、上海人壽為代表的多數壽險公司今年二季度的保費出現滯漲,個別公司甚至出現零增長。行業大戶安邦人壽表現卻未受其擾,上半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增長超26倍,以高達22%的市場份額拉高行業平均增幅。
多數險企新增保費急剎車
上半年數據顯示,行業保費保持穩定增長勢頭。然而,從二季度數據來看,除中融人壽新業務暫停之外,多數險企新增保費都受到了中短存續期新政的沖擊。
自3月份之后,渤海人壽規模保費陷入停滯,4月、5月、6月單月保費分別為113萬元、769萬元、1921萬元,這與一季度億元級的規模保費相去甚遠,1~3月份的保費分別為32億元、70億元、69億元。渤海人壽在其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稱,公司目前銷售主力險種是中短期產品,受新規影響無法再銷售中短期存續產品,并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公司退保壓力增加,導致新業務現金流入無法彌補退保支出。
截至目前,渤海人壽注冊資本58億元,第一大股東為海航資本控股的渤海金控,持股20%。據渤海金控今年1月公告,經渤海人壽各股東方協商,擬增加注冊資本至20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按照新規,1億元的資本金投入只能撬動2億元的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規模,資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調整業務結構勢在必行。
記者注意到,君康人壽和上海人壽二季度保費下降也十分顯著。其中,君康人壽1~6月份按月保費分別為52億元、41億元、90億元、57億元、4億元、3億元;上海人壽1~6月份按月保費分別為59億元、73億元、48億元、16億元、4億元、1.5億元。君康人壽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也表示,公司將通過積極調整投資和業務結構,應對1~3年期流動性不足問題,防范因資產負債不匹配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原保險保費收入大于1為標準,梳理以中短存續期為主力產品的壽險公司二季度保費情況發現,在大中型險企中,華夏人壽和前海人壽保費剎車現象較為明顯,其中,華夏人壽1~6月份按月保費分別為517億元、492億元、149億元、82億元、72億元、78億元;前海人壽1~6月份按月保費分別為130億元、140億元、184億元、68億元、34億元、38億元。
安邦人壽拉高行業增幅
在二季度行業保險深陷增長困境之時,安邦人壽卻異軍突起,與一季度規模保費相比較,月均未現大幅下滑。安邦人壽1~6月份按月保費分別為329億元、424億元、497億元、403億元、290億元、341億元,今年上半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433%。從其保費結構而言,安邦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原保險保費收入比例為3.3。
值得一提的是,安邦人壽以1745.98億元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占行業8103.24億元的該項保費收入比重超過五分之一,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大戶。今年上半年,安邦人壽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增長高達26倍,大大提升了行業的平均增幅。安邦人壽的迅猛擴張與安邦保險集團實力日漸雄厚密不可分,截至目前,安邦保險總資產約為1.97萬億元。
此外,恒大人壽二季度增長勢頭也十分強勁。恒大人壽1~6月保費分別為53億元、67億元、36億元、10億元、25億元、37億元,顯示后勁十足,規模保費同比增長17倍。
值得關注的是,恒大人壽在保費結構上傾向明顯,其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原保險保費收入比例高達7.2。今年上半年,恒大人壽以近200億元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排名市場第11位,同比增長超過27倍。恒大人壽曾于今年一季度接受集團捐贈20億元,大幅提升了總資產規模。
在銀行系險企中,由于中國銀行入主不久,中銀三星人壽因基數較小,同比增長近三倍,每月的規模保費保持在5億元到6億元左右。而光大永明人壽在業務結構上以投連險為主,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占規模保費的86%,二季度保費增長也并未出現大規模縮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同樣由于基數小,二季度保費仍保持平穩增長的還有北大方正人壽、長生人壽、德華安顧、中法人壽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