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3 00:38:07
國內企業不管是收購還是建廠,可能會面臨企業文化磨合,還包括當地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勞工作息制度等諸多因素的挑戰。此外,盡管國外部分地區可能土地和人工成本更低,但是各種上游原材料、元器件供應能力都會面臨一些問題。
每經編輯 吳瞬
每經記者 吳瞬
7月22日,TCL多媒體(01070,HK)宣布與巴西家電龍頭企業SEMP合作,雙方共同出資約6000萬美元投建合資公司SEMP TCL,其中TCL方面股權占比為40%,巴西SEMP占比60%,并將于2016年8月1日正式運營。
今年5月,創維位于印度尼西亞的“創維東南亞制造基地”也已揭牌成立,而在去年海信方面同樣是以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而海信此前在美洲就已建立有工廠。
事實上,在彩電巨頭紛紛海外建廠的熱鬧背后,是國內市場已成為競爭紅海,不僅有各大傳統彩電巨頭的爭奪,更有諸如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搶食。
國內家電企業頻頻出海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未來兩到三年,中國電視市場容量將維持在4000萬臺的水平。這塊不再“變大”的蛋糕,還在不斷吸引小米、樂視等互聯網電視企業加入。因此,國內的彩電巨頭只能將目光轉向海外,TCL、創維、海信均將國際化作為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對于與巴西SEMP的合作,TCL多媒體海外業務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謝帆表示:“巴西擁有2億多人口,是全球人口和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發展潛力巨大。此次戰略合作,對TCL海外業務的拓展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也將為中國品牌在巴西的發展樹立標桿。目前我們在東南亞、歐洲、中北美洲、中東及非洲均設有據點,通過與SEMP公司合作,借助其在當地廣闊的行銷網絡,豐富的本土經驗,結合TCL從屏幕生產到整機組裝的強大供應鏈和領先的產品力,在協同效益中,TCL可以更加快速地進入當地中高端家電市場,扎根當地,輻射發展潛力龐大的南美市場。”
創維方面此前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收購東芝印尼工廠是創維繼2014年收購南非著名家電品牌Sinotec和2015年6月收購德國高端家電品牌Metz后的又一重大海外發展戰略部署,也是創維全面進軍世界市場的重要一步。
中國彩電巨頭紛紛出海的另一個有利優勢是,曾經的霸主日系家電品牌正在全球進行戰略收縮,而在國內韓系品牌同樣面臨著下滑的趨勢,中國品牌則逐漸強勢起來。
2014年至今,創維兩年間已收購了包括東芝印尼工廠在內的多家海外工廠;海信在2015年則斥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而TCL作為最早一個國際化的電視廠商,2015年的海外收入份額已達到46%。
出海面臨諸多挑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彩電企業大舉“出海”過程中同樣面臨諸多難題。
最為顯著的一點是,單單就匯率波動而言,各大彩電巨頭都損失不小。TCL集團2015年報顯示,隨著海外銷售規模的快速擴張,為規避和對沖經營和融資所產生的外匯風險,公司繼續按照規則操作遠期外匯合約、利率掉期合約及期貨合約,報告期內損益為損失1.61億元;康佳也披露,公司2015年匯兌損失共計約2.29億元。
事實上,中國彩電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遇到的遠不止匯率方面的挑戰。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國內企業不管是收購還是建廠,可能會面臨企業文化磨合,還包括當地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勞工作息制度等諸多因素的挑戰。此外,盡管國外部分地區可能土地和人工成本更低,但是各種上游原材料、元器件供應能力都會面臨一些問題。”
但顯然,相較于早期中國企業在國外的并購,現下中國企業的并購則顯得更為理性和針對性。事實也證明,早些年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盡管給TCL帶來了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糟糕業績表現,但這也是讓TCL成為目前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家電企業之一的重要因素,2015年TCL集團總收入1046億元,其中海外收入達到4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