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05 20:48:45
曾多次傳出被收購的豌豆莢終于確認并入阿里移動。7月5日,豌豆莢在北京宣布,其應用分發業務將并入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雙方已正式簽訂并購協議。此前傳聞豌豆莢被收購的金額為2億美元,這與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的價格縮水很多,或許可以視作豌豆莢錯過了變賣的最佳黃金期。而對于阿里,收購豌豆莢能夠迅速彌補在應用分發領域的劣勢,這是對阿里移動生態的彌補和完善。
每經編輯 蔣佩芳
每經記者 蔣佩芳
曾多次傳出被收購的豌豆莢終于確認并入阿里移動。
7月5日,豌豆莢在北京宣布,其應用分發業務將并入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下稱“阿里移動”),雙方已正式簽訂并購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購后的豌豆莢將獲得阿里移動多產品矩陣的大數據支持,朝著個性化精準分發方向發展,從應用商店轉型內容入口。
河豚品牌CEO王鵬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移動是阿里最為重要的未來戰略,阿里收購豌豆莢能夠迅速彌補在應用分發領域的劣勢,這是對阿里移動生態的彌補和完善。
豌豆莢確認并入阿里移動
此前傳聞豌豆莢被收購的金額為2億美元,這與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的價格縮水很多,或許可以被視作錯過了變賣的最佳黃金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豌豆莢B輪融資時,其估值曾一度超過10億美元。因此在2014年就傳聞豌豆莢要被阿里巴巴15億美元收購,但這一傳聞也隨著2014年阿里入主UC而破滅。
令人意外的是,本次最終的交易金額始終未對外界透露。根據豌豆莢聯合創始人王俊煜的說法,對于外界關心的價格目前仍要保密,不過他同時表示“市場上面現在傳聞都是錯誤的”。
對于選擇阿里,王俊煜表示,移動應用分發行業目前處在碎片化競爭狀態,迫切需要渠道、產品、品牌等多方面優勢的緊密整合,同時用戶對APP的直接搜索需求逐漸轉變為對內容的需求。在這種行業發展變化下,移動應用商店更應該和其他文化娛樂產品一起形成產品矩陣化,同時需要真正大數據。
資深IT行業分析師唐欣認為,整個應用商城行業目前是走弱的。首先,手機廠商從操作系統層面做了內容分發,相當于在第三方應用商城的上層截取了流量;其次,應用商城行業沒有什么太多的技術門檻,除了同類產品的競爭,任何原生應用都可以做應用分發來參與市場競爭;最后,移動應用行業競爭格局基本穩定,用戶使用應用商城的頻率越來越低,通過應用商城來做推廣效果也沒有之前那么好。
“這些因素導致豌豆莢一方面自身營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很難有其他出路,考慮到其之前已經引入了不少風險投資,這些投資要求快速變現,無法上市,又沒有新的財務投資人,那么出售給戰略投資者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唐欣指出。
但在王鵬輝看來,應用分發這個領域還是有前景的,這是最初級的入口。不過,隨著廠商們的跑馬圈地,第三方市場在被弱化,獨立生存的機會越來越小,會越來越偏向于大品牌、大平臺,大流量。
“作為最后一家被收購的知名的獨立第三方應用平臺,豌豆莢還是有自己特定的用戶群體的,盡管大的分發平臺會越來越大,以及受到廠商自有商品的沖擊,但依然還是有其剩余價值的,如果繼續保持獨立存在,短期內也不會被迅速消滅,畢竟應用商店掌握的是基礎入口。”王鵬輝進一步指出。
或補強應用分發市場
按照王鵬輝的分析,收購以前,在應用分發這個領域來說,相比騰訊、百度,阿里其實處于劣勢,主要是靠PP助手,但市場份額并不算高。甚至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市場也慢慢做起來了,對于一貫做平臺的阿里來說,收購豌豆莢能夠迅速彌補現有的劣勢,在應用分發這個市場占據重要一席。
據阿里移動方面表示,豌豆莢的加入將極大幫助阿里移動擴張其應用分發市場占有率,與UC、高德地圖、神馬搜索、PP助手等共同完善阿里移動的布局。同時,整合后的豌豆莢將與阿里移動事業群旗下PP助手一起把移動分發市場做大做強。
根據比達咨詢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研究報告》顯示,豌豆莢的市場份額排名前五。通過收購豌豆莢,阿里移動正式與騰訊、百度等并列國內應用分發市場第一梯隊。
不過,在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磥?,除了能幫助阿里移動擴張應用分發市場占有率之外,豌豆莢加入阿里移動,未來更大的價值在于雙方在“大數據”與“內容”的雙向互利。
對于未來的整合,唐欣表示,“個人認為短期內還是會保持豌豆莢的獨立發展。但作為比PP助手更優秀的應用商店,阿里未來在發展YunOS操作系統中,豌豆莢將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