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1 16:39:58
在監管趨嚴、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P2P行業發展似乎放緩了腳步。不過, 6月21日,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中國網絡借貸行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預計在2016年,P2P網貸行業體量仍將迅速擴大,年成交量或達2萬億元,貸款余額達1.5萬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在監管趨嚴、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P2P行業發展似乎放緩了腳步。
不過, 6月21日,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中國網絡借貸行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預計在2016年,P2P網貸行業體量仍將迅速擴大,年成交量或達2萬億元,貸款余額達1.5萬億元。
盈燦咨詢總經理、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表示,2016年網貸行業將出現以下幾種發展趨勢:持牌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大舉進場,與p2p網貸擦出火花;網貸資本市場之路越來越清晰,預計會出現更多并購、借殼上市,甚至IPO;行業體量成就萬億市場;真正的大平臺出現,多數網貸平臺終極目標顯現“互聯網+泛資管”;創新的互聯網技術促進供給側改革,從而緩解資產荒的現象。
此外,盈燦咨詢人士還指出,擁有一套在線放貸的風控模型將是未來P2P網貸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和估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預計今年綜合收益率10%~11%
《藍皮書》顯示,預計2016年P2P行業年成交量或達2萬億元,貸款余額達1.5萬億元。
“隨著社會公眾對于P2P理財的認知度提升,越來越多的出借人將P2P網貸作為個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盈燦咨詢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預計2016年P2P網貸出借人數或超1000萬人。由于現在無論是垂直搜索引擎撮合成交量還是網貸基金的成交規模總體都偏小,很多出借人仍處于嘗試的狀態,潛在的投資群體數量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高速的增長量,P2P網貸行業收益率已經從2013年7月的高位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45%,跌幅超過一半。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5月P2P綜合收益率為10.96%,環比下降達28個基點。
“今年行業綜合收益率仍有下降的壓力,預計在10%~11%。未來,P2P平臺為了避免法律以及監管風險,綜合收益率超過24%的平臺將進一步減少。”馬駿分析指出。
不過,對比于其他的理財投資方式,P2P網貸投資的收益率仍具備吸引力。
此外,越來越多的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進軍網貸行業。
據不完全統計,與保險公司合作的P2P網貸平臺就有50多家;同券商合作的有10多家等。
對此,馬駿表示,互聯網金融本質仍舊在于金融。在這方面傳統金融機構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國家監管層也在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傳統金融業務與服務轉型升級,未來更多的傳統金融機構將與網貸平臺接觸與合作。
“互聯網+泛資管”成趨勢
伴隨著監管趨嚴、風控成本不斷增加,網貸行業步入了“集體轉型期”,越來越多的平臺走向平臺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早在2015年3月,陸金所就宣布純化為開放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臺,平臺化轉型正式啟動。接著12月,積木盒子也正式宣布進軍智能綜合理財平臺等。
“p2p網貸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具有網絡效應,會使得強者恒強,資金歸集能力不斷集中;金融資產具有風險性,會使得資產四面開花。所以,走得長久走得穩當的P2P網貸平臺一定是擁有強大資金歸集和資產配置能力的平臺。”馬駿分析指出,在這一趨勢下,跑在前面的網貸平臺會逐步“去P2P化”,開始逐步從一個信息撮合平臺轉變到一個泛資產交易、管理平臺;網貸與P2P、互聯網理財等概念會逐漸模糊、融合。
他還進一步分析指出,可以預見若干年后,可能已無純粹的網貸平臺,取而代之的是標準資產、非標資產、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資產可以購買的互聯網一級市場,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二級市場,隨之衍生出來的衍生品、基金、FOF,最終完成線下的泛資管市場互聯網化的進程。
同時,去年宜人貸在紐交所成功上市,無疑給謀求上市的網貸平臺鼓舞。
“隨著中概股的回歸潮以及國內上市環境的好轉,監管層觀念的改變,網貸平臺國內上市需求也將大為增長。”盈燦咨詢人士分析指出。
他亦坦言,由于行業競爭加劇,許多平臺缺乏核心競爭力,難免面臨淘汰,而被兼并收購。除了上市公司、大企業收購P2P網貸平臺外,未來會出現不少行業內的并購行為,各地做不大的中小平臺具有一定的并購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