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8 01:16:59
騰訊娛樂報道稱:像《瑯琊榜》《武媚娘傳奇》的海外售價是單集幾萬美元,已屬“天價”,便宜的劇幾百美元一集的也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在影視產業整體火爆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已經成為電視劇生產和播出的大國,與此同時,在資本助推下,國產電視劇的價格也是連翻數倍,國產電視劇的發展熱火朝天。
但這些在國內“口碑與收益”爆棚的國產熱劇,走出國門后卻是另一幅場景,劇集價格大多只能賣出“白菜價”,且收視率也與國內有著天壤之別。
《瑯琊榜》海外遇冷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相對國產劇年產量,國產劇出口比例并不大。2014年國產劇年產量超過15萬集,出口僅1萬多集。同時,我國電視劇行業至今仍處于貿易逆差狀態,引進量遠大于輸出量。
盡管一些優秀國產劇在海外也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但相較于國人對于日劇、韓劇、美劇的瘋狂“追捧”,國產劇在海外的影響仍顯得不如人意。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瑯琊榜》,有業內人士估算,在國內其單集售價大概600萬元左右,僅單輪售賣版權的收入就在3億元左右。
那么《瑯琊榜》海外售價為多少呢?騰訊娛樂報道稱:像《瑯琊榜》《武媚娘傳奇》的海外售價是單集幾萬美元,已屬“天價”,便宜的劇幾百美元一集的也有。《瑯琊榜》制片人侯鴻亮曾透露,該劇在日本的版權費在國產劇中已屬高價,但聊到具體售價,他比較謹慎,只稱價格的確不高。
幾萬美元一集的海外售價,與600萬元人民幣的單集國內售價相比,堪稱是“白菜價”。
與此同時,相關業內人士也透露,很多國產劇其實都是“賤賣”,海外銷售的價格非常低,大多數是幾千元一集,能達到一萬元一集就算不錯了。相比之下,韓劇《太陽的后裔》出口到中國的價格高達每集23萬美元,并且其版權已經售往27個國家。
國產劇“冷熱不均”
另一方面,大部分國產電視劇“走出去”的程度還僅停留在亞洲國家、第三世界國家,而歐美等發達地區對國產電視劇的認可度較低。據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國產劇出口主要在亞太地區,尤以東南亞為主。
5年前,《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大陸曾收獲火爆收視。后來,我國先后又將《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等40多部近千集國內影視劇譯制成當地語言,在肯尼亞、埃及、塞內加爾和贊比亞等多個國家播出。
資本專家、科技文化領域知名投資人曹海濤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產電視劇、電影出口的受關注程度是分地區的,例如像《金粉世家》《少年包青天》,就在東南亞地區賣得很好。
不過,在歐美地區,由于文化等差異,國產熱劇受到冷遇。國內大賣的《甄嬛傳》在世界最大視頻點播公司美國Netflix公司網站上播出后,因壓縮過度遭遇“水土不服”,76集長劇被“精編”成了6集,評分更是很低,在Netflix美國站是2.5星,加拿大站只有1星(滿分為5星)。
此外,《甄嬛傳》在日本播出后,也未形成話題,與之相關的宣傳、評論在大眾媒體的曝光率非常低,有報道稱,該劇長達76集讓大多數日本觀眾無法接受。
肯尼亞“中國影視”頻道創辦方、北京四達時代傳媒有限公司肯尼亞公司CEO張軍旗分析,與中國相似,家庭與親情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文化與情感的共鳴是中國影視劇在非洲掀起收視熱潮的重要原因。
“出海”掣肘
曹海濤表示,制約國產電視劇出海的一個重大因素在于考慮市場匹配度,并且要在策劃影片時就考慮到海外銷售和發行需求。像《瑯琊榜》《甄嬛傳》等影片,都是在國內火了之后,才考慮拓展海外市場的,但真正要打入海外市場,必須提前考慮市場匹配度,以市場為導向,來選擇拍攝怎樣的作品。
“真正能夠在海外賣得好的,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基本都是在制片之前就考慮到了海外市場的因素。例如《臥虎藏龍》選擇了甄子丹、楊紫瓊這些演員,就是已經將整個市場向海外傾斜了。”
著名評論人梁宏達也在此前接受采訪時提到:“美國的季播劇和日韓的制播一體、邊拍邊播等,都使得它們的電視劇產品更加專業化、市場化,而且它們的海外市場定位比較準確。而我們的電視劇本質上還是為國內市場需求服務的,還立足在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一直沒有成為我們的重心。”
因此,盡管目前國產熱劇已經此起彼伏、熱火朝天,但要想擺脫被動“低價”出售到海外的局面,或許還需要從更多角度去思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