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6 00:07:54
此次土地出讓系今年以來廈門第二次的商住用地出讓,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的第2、3幅地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婷
每經記者 李婷
今年來對國內樓市業界一種半調侃的說法,即樓市上漲有兩種“模式”深圳和廈門。其中業界認為,廈門的房價上漲因素中,高地價催生了高房價是一大主因。
在今年4月下旬,保利以超過2.5萬元每平米的樓面價在廈門島外拿下地王,直接影響周邊房價周末開盤跳漲6000元。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獲悉,6月3日,在萬科、融信的率領下,一眾房企在廈門再次上演奪地大戰。最終萬科在廈門島外翔安區再拿下區域新地王。這一次,將對廈門樓市造成怎樣的影響?
限價令擋不住新地王
6月3日,廈門推出了兩幅島外商住用地,其中一幅位于同安區、一幅位于翔安區。
其中,同安2016TP01地塊共有18家開發商報名,最終經過160輪激烈競價后,被福建地產商融信(漳州)房地產有限公司以總價26.34億元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23207元/平方米,溢價率131.66%。
另一塊翔安X2016P01地塊共有23家開發商報名,最終被廈門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以總價21.22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2.23萬元/平方米,溢價率242%。
而萬科此番拿地則以高達242%的溢價率拿下了翔安區的新地王。
此次土地出讓系今年以來廈門第二次的商住用地出讓,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的第2、3幅地塊。也就是說,自去年以來,時隔8個月,廈門僅推出了3幅住宅用地,也難怪引發如此激烈的爭奪。
值得注意的是,萬科拿下的區域地王樓面價并未突破保利4月創下的2.5萬元/平方米,但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方面,萬科項目周邊的樓盤項目屈指可數,相關配套資源相對欠缺;另一方面,保利此前高價拿地,是因為該區域已有保利另一大盤項目做基礎,且銷售不錯。
購房者博弈高房價
對于被廈門地王圍獵的現象,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以保守的風控方式拿地,在廈門或許是沒有機會的。
一組數據能從側面說明問題,根據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4月31日,廈門住宅用地開發存量約525.9萬平方米,島內71.7萬平方米,島外454.2萬平方米,整體去化周期1.3年,翔安和湖里的住宅用地不足1年。二級市場,截至到2016年5月31日,廈門可售住宅套數僅有16988套,可售住宅面積為242萬平方米。
克而瑞廈門機構統計稱,截至目前,廈門庫存去化周期只需5個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縮短了58%,而這還是包含了部分“滯銷”產品,實際的剛需去化時間還要短。
克而瑞福建區域總經理張子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廈門土地資源稀缺,總量供應緊缺,導致目前很多房企都處于土地儲備告急的狀態,此次拿地的萬科目前在廈門也僅剩下少量尾盤項目。
張子吉認為,更重要的是相關房企對于廈門樓市未來看好。
不過,地王對房價的短期刺激仍然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克而瑞數據顯示,5月廈門市場整體表現不及4月,成交量40萬平方米,5月最后一周成交明顯回落。同時,在售盤價格都明顯有較大幅提升,如廈門島內一樓盤就較此前上漲了6000元。
張子吉認為,這是由消費者對于房價過快上漲一時難以接受出現的短暫“博弈”,高地價之后必然會提振未來房價預期,但由于短時間調幅太大,市場需要一定時間去消化,新的價格體系基礎仍很脆弱,需要成交數據和時間進一步鞏固。此外5月銷售回落的另一個主因是不少開發商不愿意輕易入市,使供應端嚴重縮水,無法有效支撐成交放量。
對于地王項目的風控,張子吉仍然認為,目前廈門市場上比較流行的項目設計是“高低配”的方式,即部分剛需高密度住宅配合低密度別墅住宅項目配比。這樣做是因為這是風控比較直接有效的途徑,但這也導致了大量項目同質化的出現。近期涉及高地價的保利和融信、萬科都具備一定的品牌溢價和產品議價能力,風險還是可控的。但對大多數房企而言,除了要提防政策收緊的風險,產品設計開發在未來依然是個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