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05 19:18:07
4月5日,“博湃養車”微信公眾號的關注者們收到了一條不尋常的推送,與此前推送的“促銷”、“回饋”、“補貼”的熱鬧氣氛不同,這一次,博湃宣布“暫停服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冒詩陽
每經記者 冒詩陽
4月5日,“博湃養車”微信公眾號的關注者們收到了一條不尋常的推送,與此前推送的“促銷”、“回饋”、“補貼”的熱鬧氣氛不同,這一次,博湃宣布“暫停服務”。
“暫停”只是委婉的說法。早在去年12月中旬,汽車上門保養O2O博湃養車的一位市場負責人就告訴記者,博湃養車業務已在彼時全面停止,擺在面前的路有兩條,“被清算”或者“被收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博湃養車正在走向兩條路之外的“中間道路”。一方面,博湃養車這一品牌停止服務,走向被清算的流程;而博湃養車線下業務的團隊被汽車經銷商集團龐大收編。
是什么導致被近兩年資本市場青睞的汽車O2O從頂峰跌下谷底?行業人士介紹說,類似于洗車這些有標準化流程的服務可以上門完成,但在后市場這塊利潤很薄,無法完成預期的盈利目標。
你沒有聽錯,在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砸向汽車O2O領域之后,現在我知道了,方向錯了?
那什么才是后市場正確的姿勢呢?養車寶CEO李鵬告訴記者,“美容、維修這些利潤較高,但這些業務根本不可能通過上門來完成。”
從2014年開始,資本興起追捧汽車后市場的熱潮,據數據顯示,從2014年初至2015年6月, 汽車后市場養護行業投資額已達65億元人民幣,單筆金額超5000萬人民幣的投資占比高達近四成。
如此高額的投資是如何來的?源于汽車O2O創始人們的計算公式:
中國汽車保有量1.6億輛(平均車齡4年) X 單次保養費用400 = 640億元。
也有數據顯示去年的汽車后市場中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元,5年內將超過1萬億元。顯然,市場蛋糕相當誘人。
公式繼續:如果一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是300萬輛,即使擁有5%的市場份額,一年也是15萬輛車,客戶資源也十分龐大。
“去年年底,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汽車后市場O2O創業者。”一位從事汽車后市場服務的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說,“這些企業都將競爭放在了最燒錢的部分,就是上門保養。”
但是上門保養無法滲透至汽車后市場利潤較高環節,而一元上門保養、免費上門洗車等占領市場的服務,都得到了投資者的“全盤買單”。
在投資者看到相關企業遙遠的盈利預期后,拒絕繼續投入成為了普遍現象,再加上去年下半年股市、匯率等的波動,資金的收緊導致汽車后市場O2O企業批量死亡。
“對汽車后市場O2O的投資在去年全面收緊。”一位汽車O2O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讓他所在的公司在今年融資時,估值降低了40%。
一起倒下的不只是博湃。據了解,去年已有e洗車、功夫洗車、云洗車、嘀嗒洗車、車8等公司關閉相關業務或倒閉。
“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向不明確、同類競爭過于嚴重且易于復制,是這些企業倒下更為深刻的原因。”有從業者這樣告訴記者。
然而,另外的數據顯示,經營者都將目光放在了搶占市場上,而O2O在汽車保養等相關領域的滲透率還不到10%。
更壞消息是,這一情況今年還在惡化。上述從業者告訴NBD汽車君,從目前來看,該領域的資金鏈仍在收緊、線上服務的滲透率不升反降。
“預計仍在進行全國布局的汽車后市場O2O企業會在今年底縮減到5至6家。”李鵬告訴記者,行業只能被動的熬過這個“冬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