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29 20:14:46
3月29日,零壹研究院與神仙有財聯合發布的《中國個人理財市場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稱,截至2015 年底,全國個人理財的基本規模在40萬億~50萬億元之間,其中互聯網理財的市場規模已接近2萬億元,參與用戶達到2億~3億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中國的個人理財市場正顯現出強勁增長的態勢。
3月29日,零壹研究院與神仙有財聯合發布的《中國個人理財市場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稱,截至2015 年底,全國個人理財的基本規模在40萬億~50萬億元之間,其中互聯網理財的市場規模已接近2萬億元,參與用戶達到2億~3億人。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始顯現綜合性理財的潮流。
所謂綜合性理財平臺,表現為提供的資產品類較多,包括債權、基金、保險等多類資產;產品類型豐富,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服務渠道多樣,包括用戶自助服務、機器人投顧服務、人工顧問服務等。
《報告》表示,綜合理財是互聯網理財的“下一個藍海”,其在近年內的增速將不低于200%。
對此,神仙有財CEO惠軼分析認為,一些早期的互聯網金融創業者,在完成品牌建設和用戶積累后,都相繼推出綜合化理財服務,在原有的P2P業務之外疊加了基金、保險、股票等業務版塊。
“從個人資產分配來看,針對不同收益、不同風險的資產應該有合理分層。風險和收益都比較高的P2P顯然無法滿足一個理財客戶的全部需求,單一產品的規模增長存在瓶頸。”惠軼表示,向綜合化理財轉型是順應客戶需求的選擇,這樣的服務更有利于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粘性。
編輯:張喜威 審核:姚茂敦 終審:向江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