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02 13:05:37
2月份新上線平臺數量僅為27家,而新增問題平臺高達74家。在春節假期和行業利率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成交量不降反升。問題平臺數量高企真的是屬于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過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3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網貸之家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6年2月月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為2519家,環比下降了1.83%;其中,2月份新上線平臺數量僅為27家,而新增問題平臺高達74家。
有業內人士表示,問題平臺數量高企屬于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過程,隨著監管征求意見稿的落地,部分本身發展不佳的中小平臺主動放棄整改轉型,而直接選擇停止運營。
與此同時,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也連續兩月持續下滑。2016年2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為1130.09億元,較上月環比下降13.33%。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認為,除了季節性因素外,經濟下行期間優質資產的稀缺和監管的來臨,大部分平臺對風險控制和合規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將超過對平臺規模的追求,這也是行業成交量下滑及不少平臺出現“一標難求”局面的重要因素。
2月份P2P成交量下滑13.33%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2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較上月環比下降13.33%,其中北上廣深網貸成交量降幅均超10%。
“2月季節性的因素是導致網貸成交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的主因,”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盈燦咨詢總經理馬駿認為,這僅僅是網貸行業大幅發展進程中的一次短暫停歇。隨著3月各大平臺完全恢復正常運營,預計網貸成交量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升。
方頌則認為,除了季節性因素外,經濟下行期間優質資產的稀缺和監管的來臨,大部分平臺對風險控制和合規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將超過對平臺規模的追求。這也是行業成交量下滑及不少平臺出現“一標難求”局面的重要因素。
他還指出,隨著行業內總體資產的缺乏,平臺需要通過自身的優勢篩選出優質資產端來維持平臺正常運營,從這方面來講,‘資產荒’也將助力P2P平臺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節假期和行業利率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成交量不降反升。產品和服務創新已成為除利率因素外,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利器。
對此,方頌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的投資人教育漸趨成熟理性,除了利率外,產品的創新性、使用的便捷性、信息的透明度都已成為平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維度。在通過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用戶粘性后,會考慮合理調整利率,將更多成本花在資產開發上,爭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安全的資產。
2月新增問題平臺74家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為2519家,環比下降了1.83%。其中,新上線平臺數量僅為27家,而新增問題平臺高達74家,問題平臺類型主要包括跑路類型、停業類型、提現困難類型,其中主動停業平臺數量達32家。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入2016年后,行業監管持續加碼。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政府直接叫停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北京市工商局要求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P2P、理財廣告,廣東等省市則出臺政策文件列出互聯網金融負面清單;1月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領導奔赴各地調研互聯網金融平臺合規性。另一方面,由央行金融市場司牽頭、公安部門配合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正式啟動,整治范圍涵蓋整個互聯網金融。
“隨著監管逐漸收緊,行業進入重新洗牌階段,大量不合規或者實力弱小的平臺面臨淘汰,這是大概率事件。”方頌表示,僅監管要求的銀行資金存管門檻就會將P2P平臺數量大幅削減。而且現有銀行的對接系統不能直接滿足P2P平臺運作特點,需要進行繁重的技術開發和系統對接,實力弱一點的平臺如果難以達到要求,則很有可能選擇自動退出。
談及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的建議,小贏理財總裁黃聰表示,哪家機構能優先挖掘出現有資產以外的機會,且不管是消費金融還是新興產業,都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就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提供給客戶更優質的理財產品。如果不是專業投資人,那最好關注一些在新興領域比較好的金融機構,它們正往一些新的方向轉型,相信產生高收益資產的概率會更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