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問題平臺累計達1351 家 P2P 借融資、上市間接增信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01 22:12:50

伴隨著行業監管征求意見稿及各地網貸監管政策的出臺,進入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洗牌期亟須增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不同于2015年的保險公司承保、擔保公司擔保、引入審計等方式,開年以來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加速融資、謀求上市、聯手銀行等方式來間接給自身增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朱丹丹

伴隨著行業監管征求意見稿及各地網貸監管政策的出臺,進入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洗牌期亟須增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不同于2015年的保險公司承保、擔保公司擔保、引入審計等方式,開年以來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加速融資、謀求上市、聯手銀行等方式來間接給自身增信。

“征求意見稿要求平臺自身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但前期監管缺失所導致的亂象,在短期還難以完全改善,P2P平臺需依靠一些增信手段來提升自身的美譽度,以維持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大致來說,包括資金實力、平臺合規性、專業度等三方面的增信。”九斗魚CEO郭鵬對記者表示。

謀劃上市、聯手險企成增信利器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個體網絡借貸機構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P2P平臺直接增信被廢除。

基于此,進入2016年,在監管趨緊和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加速融資、謀劃上市、聯手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已經成為P2P企業在洗牌期下間接增信的重要手段。

記者梳理發現,2016年開年僅1個月,多家平臺獲得巨額融資:1月11日,短融網宣布完成由輔仁集團投資的總金額為3.9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接著“借貸寶”表示已簽約完成二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25億;近日,花生金融亦宣布獲近億元B輪融資……

除加速融資外,不少互金平臺也謀求登陸資本市場,比如民信貸宣布加速資本運作,啟動上市計劃;花生金融稱,準備在今年年中登陸新三板等。與此同時,聯手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尋求與保險公司合作也是主要增信方式之一。比如百融金服與陽光信保已于近日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等。

“近期來看,風投、上市等大資本背景成為P2P平臺增信首選。不過,無論國內上市還是國外上市,P2P的上市之路還存在很多障礙,上市后的市場認可度也還不是很明朗。”郭鵬表示。

郭鵬表示,平臺合規性方面的增信,比如對資金進行第三方存管已成業內共識;還有專業度上的增信,雖然平臺的公信力在于其長久以來建立的信用品牌與行業地位,但最核心的還是風控實力,這些實力還需由第三方機構或政府部門來監督。

融360理財分析師李歡歡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網貸監管征求意見稿出臺后,P2P平臺目前盛行的增信方式將面臨調整,比如本息保障、設立風險保障金等都與監管要求有沖突。征求意見稿沒有明確說平臺不能引入第三方擔保機構來做增信,比如平臺可以與融資性擔保公司、保險機構等合作,來為自己背書。

問題平臺累計超1300家

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為2566家,環比下降了1.12%,累計問題平臺達到1351家。

“由于行業監管細則征求稿出臺、春節假期臨近、多地限制互聯網金融公司注冊等多重原因,導致新上線平臺出現下滑。”網貸之家方面表示。

在問題平臺不斷涌現,投資人信心受到打擊的情況下,盡管平臺進行間接增信對于獲取投資者信任極為重要,不過尋求增信手段并非易事。

“由于國內投資者的投資偏好,有信用背書的平臺更能受到投資人青睞,即使在去信用中介的過程中,投資人仍會看重那些品牌口碑好、有風險承受能力的平臺。各大平臺為了爭取更多投資人,也還會通過各種手段來為自己增信。不過相比直接提供100%本息保障等方式,平臺需要不斷尋求不與監管要求相違背的增信手段,這對平臺也是一個挑戰。”李歡歡表示。

郭鵬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目前來看,P2P平臺增信的難點在于平臺沒法給自己增信,而真正獨立的第三方又不敢輕易為P2P平臺提供增信。P2P平臺增信的關鍵還是在于平臺自身的業務模式和風險控制能力,只有把本職工作做好,才有可持續增信的基礎。

郭鵬進一步表示,未來一旦監管細則落地,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平臺運營日趨規范化,會讓一些不良的平臺出局,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會趨向理性。整個行業將會有更多正面信息傳達給普通人,讓更多人對網貸行業的認同加深。同時,有了相關的政策保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網貸投資中來。從業者也就不再需要花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琢磨”如何為平臺增信,而是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上,用新技術與新思維去促進金融創新,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問題平臺 P2P 增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进入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