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6-01-28 09:34:29
油價回到“解放前”,產油國靠啥過日子?沙特謀劃國有能源巨頭上市以緩解財政危機;俄羅斯放任盧布貶值,對沖油價壓力;委內瑞拉宣布緊急狀態,強化經濟干預。
委內瑞拉:宣布緊急狀態 強化經濟干預
委內瑞拉擁有南美洲最為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是該國經濟支柱。但在過去10年間,“查韋斯模式”的高福利政策引導該國石油收入大量投入社會領域,而非進行上游投資和擴大再生產,這限制了石油產量的增長,也讓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更依賴高油價。
相比沙特、阿聯酋等積極推動經濟轉型的中東產油國,委內瑞拉經濟在國際油價暴跌的局面下表現得更為脆弱。
1月15日,該國央行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其國內年通脹率高達108.7%,經濟衰退7.1%。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擔心經濟迅速惡化導致局面失控,這是該國2014年年底以來首次公布宏觀經濟數據。
2016年1月15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實行“經濟緊急狀態”
同一天,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國家進入為期60天的“經濟緊急狀態”,承認經濟危機已經威脅到政治穩定。他強調,除了國際油價下跌,委內瑞拉經濟陷入經濟危機的原因還有私營經濟“不配合”以及國家經濟持續遭到反動勢力的“惡意攻擊”。
針對上述問題,“經濟緊急狀態”相關法案提出了解決對策,包括允許政府使用議會批準之外的儲備資金、保證物資供給、繼續發展各類社會民生項目、簡化進出口和政府采購手續、吸引外資、增加生產、打擊逃稅等。
觀察人士則指出,“經濟緊急狀態”法案的最核心內容在于,它授予總統在經濟干預中采取特別措施的權利,而不受現有法律限制。因此,法案受到該國反對派批評,并遭到議會否決。可以預見,委內瑞拉國內左右兩派還要圍繞如何擺脫危機的問題進行激烈政治斗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