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01-08 12:34:36
《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這一目標的達成必須要尊重汽車消費市場規律,真正從消費環境出發,逐步調節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之間的銷量比重。
另外,占據電池組總成本30%的電池管理系統(BMS)也一直是不少國內車企的“軟肋”。當然也有車企提前布局,比如北汽旗下合資公司北京普萊德、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都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其中上汽已真正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驅變速箱研發、制造和應用體系,擁有全球領先的BMS電池管理系統,上汽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均使用該技術。
實 際上,中央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三種車型并舉,但各地地方政府偏向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非常明顯,再 加之全國大氣污染問題突出,中央政府對于各地偏袒純電動汽車的政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國的汽車消費環境目前真的適合推廣純電動汽車嗎?
顯然并不合適。中國大部分消費者都沒有自己的車庫或車位,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居住的人,安裝充電樁又涉及各方面利益協調,實在是難度系數極高。另外純電動汽車僅適合短途使用,為什么不鼓勵人們購買最適合當下消費環境的插電式混動汽車呢?
拋開地方保護意識來看,各地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并不會肥水便宜了“洋品牌”,以比亞迪秦、 唐為組合的低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竟然高達90%;中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50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達到1735%。誠如科 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所言,國內插電式混動車型太少,目前主要只有上汽榮威e550和比亞迪秦兩款表現不錯,這與許多車企此前不努力 有關。
筆者認為,《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這一目標的達成必須要尊重汽車消費市場規律,真正從消費環境出發,逐步調節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之間的銷量比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