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葉檀:IPO詢價機制 不能讓出價機構逃避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3 01:23:42

A股重啟IPO,今年延續舊制,明年有可能試驗注冊制,詢價公平性與新股發行凍結資金是焦點。

每經編輯 葉檀    

A股重啟IPO,今年延續舊制,明年有可能試驗注冊制,詢價公平性與新股發行凍結資金是焦點。

2010年6月,《財經國家周刊》刊登《機構詢價和定價環節存潛規則“三高”成常態》一文。文章指出,2009年初,深圳某基金公司因為7次參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初步詢價工作,報價均高于發行價格卻全部未申購,受到證券業協會的警告處罰,被暫停3個月的詢價資格。這個個案顯示出人情價的存在,業內人士認為非常普遍。若注冊制與人情價共存,將是個糟糕的組合。

“荷蘭式”詢價機制實行兩次詢價,第一次詢價確定區間,第二次詢價的出價不能低于第一次詢價。保薦人會給合作過的或者關系比較好的機構發出邀請。很多機構參加第一輪詢價抬高價格區間,不參加第二輪詢價。網下所有中標的詢價對象都按中標的最低報價統一認購股票。在此競價方式下,只要敢報高價就一定可以中標,并能按最低中標價成交。

荷蘭式競價又稱“減價拍賣”,不是為了讓高價拉抬價格者搭低價的便車,而是因為農產品、水產品不宜保存、數量大、有交易時間限制等特殊原因,拍賣時必須速戰速決,在最短的過程中完成心理博弈,找到買家。場面熱鬧不是追逐的目標,效率與成功率是第一要義。

荷蘭式競價在整個拍賣過程中僅有一次應價,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競拍者不敢有絲毫懈怠。這種拍賣,價格逐級遞減,仍然是價高者得,當價格下行到應價者的心理價位或產品成本時,競價者就會出手。荷蘭式競價非常適合特殊的拍賣市場,當初荷蘭海洋時代的大市場與大交易效率都與此相關。

美國式詢價來源于英格蘭式競價,拍賣前確定起拍價和最低加價幅度,開拍后在起拍價的基礎上按最低加價幅度增價,出價高于保留價的最后一輪增價者為最高應價者。價格逐級遞增,競價者交替舉牌,本質依然是價高者得。

無論是荷蘭式還是英格蘭式,無論價格逐級遞增還是逐級遞減,應價獲得拍品者都是出價最高的一方,并且出價者必須為自己的報價負責以出價購入該品種,否則友情價橫飛,高低懸殊,市場價格系統就亂套了。

每種拍賣方式對應的是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信用,荷蘭與美國式競價在他們本國實行基本順利,而我國使用美國式競價的文拍市場照樣也有漏洞。

還有荷蘭式與英格蘭式競價方法混用的情況。有人提出司法拍賣的改革方案,如果某拍品評估價100萬元,流拍是評估價的80%,假設三次拍賣全部流拍,其最低成交價將跌至100 × 80%×80%=64萬元。

采用荷蘭式競價時,保留價可以從100萬元降到64萬元。目前單個拍品的拍競價周期一般為24小時,荷蘭式競價可以分為24個降價周期。開拍后,每小時降價幅度為F,則F=[(100-64)/24]萬元,第N小時的基準價為[100-F×(N-1)]萬元。

若第N小時內,有且僅有一人應價的,拍品由該應價者競得。若第N小時內,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競買者應價的,則荷蘭式競價終結,在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入圍者”之間,以第N小時的基準價開啟英格蘭式遞增競價。

最低增價幅度可以事先在拍賣公告中予以明確,可輪番競價,價高者得。若入圍者之間無人增價,則由入圍者中首個在荷蘭式競價中應價者競得。這一種情況的目標是價高者得,讓拍賣者為自己的出價負責。

股票市場上,讓機構在首輪詢價時出高價,卻以市場中標價買入,不必為報價負責,實在不是荷蘭式競價的本意。

我國昆明的鮮花市場,每種鮮花拍賣時,價格從高向低報,有人應價就以所報的價格獲得該種鮮花。看看向荷蘭學習的鮮花競價市場,就會對高效與公平肅然起敬。

中國的新股發行側重機構詢價,監管層為顧及普通投資者的利益,壓低新股發行市盈率,從而出現了打新無風險收益,而沒有完全按照市場化準確定價。不管美國式競價還是荷蘭式競價,在信用不夠的市場,應價者不必為自己的報價負責,這是最可怕的。

若高報價就高價認購,低報價就低價認購,最后再以中標認購量計算加權平均價作為網下中標價,人人都會為報價付出真金白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股重啟IPO,今年延續舊制,明年有可能試驗注冊制,詢價公平性與新股發行凍結資金是焦點。 2010年6月,《財經國家周刊》刊登《機構詢價和定價環節存潛規則“三高”成常態》一文。文章指出,2009年初,深圳某基金公司因為7次參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初步詢價工作,報價均高于發行價格卻全部未申購,受到證券業協會的警告處罰,被暫停3個月的詢價資格。這個個案顯示出人情價的存在,業內人士認為非常普遍。若注冊制與人情價共存,將是個糟糕的組合。 “荷蘭式”詢價機制實行兩次詢價,第一次詢價確定區間,第二次詢價的出價不能低于第一次詢價。保薦人會給合作過的或者關系比較好的機構發出邀請。很多機構參加第一輪詢價抬高價格區間,不參加第二輪詢價。網下所有中標的詢價對象都按中標的最低報價統一認購股票。在此競價方式下,只要敢報高價就一定可以中標,并能按最低中標價成交。 荷蘭式競價又稱“減價拍賣”,不是為了讓高價拉抬價格者搭低價的便車,而是因為農產品、水產品不宜保存、數量大、有交易時間限制等特殊原因,拍賣時必須速戰速決,在最短的過程中完成心理博弈,找到買家。場面熱鬧不是追逐的目標,效率與成功率是第一要義。 荷蘭式競價在整個拍賣過程中僅有一次應價,全程注意力高度集中,競拍者不敢有絲毫懈怠。這種拍賣,價格逐級遞減,仍然是價高者得,當價格下行到應價者的心理價位或產品成本時,競價者就會出手。荷蘭式競價非常適合特殊的拍賣市場,當初荷蘭海洋時代的大市場與大交易效率都與此相關。 美國式詢價來源于英格蘭式競價,拍賣前確定起拍價和最低加價幅度,開拍后在起拍價的基礎上按最低加價幅度增價,出價高于保留價的最后一輪增價者為最高應價者。價格逐級遞增,競價者交替舉牌,本質依然是價高者得。 無論是荷蘭式還是英格蘭式,無論價格逐級遞增還是逐級遞減,應價獲得拍品者都是出價最高的一方,并且出價者必須為自己的報價負責以出價購入該品種,否則友情價橫飛,高低懸殊,市場價格系統就亂套了。 每種拍賣方式對應的是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信用,荷蘭與美國式競價在他們本國實行基本順利,而我國使用美國式競價的文拍市場照樣也有漏洞。 還有荷蘭式與英格蘭式競價方法混用的情況。有人提出司法拍賣的改革方案,如果某拍品評估價100萬元,流拍是評估價的80%,假設三次拍賣全部流拍,其最低成交價將跌至100×80%×80%=64萬元。 采用荷蘭式競價時,保留價可以從100萬元降到64萬元。目前單個拍品的拍競價周期一般為24小時,荷蘭式競價可以分為24個降價周期。開拍后,每小時降價幅度為F,則F=[(100-64)/24]萬元,第N小時的基準價為[100-F×(N-1)]萬元。 若第N小時內,有且僅有一人應價的,拍品由該應價者競得。若第N小時內,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競買者應價的,則荷蘭式競價終結,在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入圍者”之間,以第N小時的基準價開啟英格蘭式遞增競價。 最低增價幅度可以事先在拍賣公告中予以明確,可輪番競價,價高者得。若入圍者之間無人增價,則由入圍者中首個在荷蘭式競價中應價者競得。這一種情況的目標是價高者得,讓拍賣者為自己的出價負責。 股票市場上,讓機構在首輪詢價時出高價,卻以市場中標價買入,不必為報價負責,實在不是荷蘭式競價的本意。 我國昆明的鮮花市場,每種鮮花拍賣時,價格從高向低報,有人應價就以所報的價格獲得該種鮮花。看看向荷蘭學習的鮮花競價市場,就會對高效與公平肅然起敬。 中國的新股發行側重機構詢價,監管層為顧及普通投資者的利益,壓低新股發行市盈率,從而出現了打新無風險收益,而沒有完全按照市場化準確定價。不管美國式競價還是荷蘭式競價,在信用不夠的市場,應價者不必為自己的報價負責,這是最可怕的。 若高報價就高價認購,低報價就低價認購,最后再以中標認購量計算加權平均價作為網下中標價,人人都會為報價付出真金白銀。
IPO詢價機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聚色窝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αv人在线观看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