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2 01:30:38
剛剛過去的11月,保本基金發行火熱,當月發行7只,創出其單月發行量新高。從發行渠道看,銀行仍是“一家獨大”。來自銀行端的客戶保有量可以達到總規模的七成,銀行依舊是基金銷售中的絕對主力。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娜
臨近年末又值IPO重啟,基金市場戰火再起。在權益類基金持續低迷,寶寶類產品熱度驟降的當下,除了打新基金再度成為焦點,保本基金更是異軍突起,成為基金銷售的熱門。作為資產配置荒下新的投資趨勢,保本基金的收益如何,購買保本基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展開了深入調查。
剛剛過去的11月,對保本基金發行來說,是個“火熱的月份”。2015年11月保本基金發行了7只,創出保本基金單月發行量新高。
從發行渠道看,銀行仍是“一家獨大”。來自銀行端的客戶保有量可以達到總規模的七成,銀行依舊是基金銷售中的絕對主力。
單月發行量創新高
年末新基金發行市場甚是熱鬧,除了機構涌入打新基金,導致貨幣基金規模激增外,向來并不惹眼的保本基金也突然變得火爆。
12月1日,國泰基金發布旗下保本基金的超額配售公告。該基金11月2日~27日公開募集。截至11月27日,該基金的有效認購申請總金額達到30.89億元,超過募集規模上限30億元,因此其對11月27日的認購申請采用“比例確認”方式予以部分確認,確認比例為82.35%。
11月28日,諾安基金也發布公告,旗下諾安利鑫保本混合型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而原定的募集截止日期為12月16日。據了解,諾安利鑫保本混合型基金原定的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由于申購踴躍,原本預計一個月的銷售期,實際上不到兩周就完成任務了。
與諾安利鑫保本混合型基金類似,南方順康保本基金、華安安益保本基金也是提前結束了募集期。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保本型基金發行數量為7只,創出2015年單月新基金發行數量新高,也是自2003年首只貨幣基金成立以來的月度新高。2015年以來,保本基金共發行29只,成為保本基金有史以來年度新高峰。
與此同時,原有的老保本基金也受到了資金的青睞——銀河潤利保本混合型基金11月27日宣布暫停5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東方保本混合型基金11月12日才恢復直銷柜臺50萬元以上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業務,但11月27日就暫停了該項業務;融通通泰保本靈活配置基金C類份額也在11月中旬暫停申購業務。
來自某銀行的資深銷售人士表示,資產配置荒下,現階段保本基金的確很好賣,優勢明顯。股市大幅下跌后,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對產品收益的要求都陡然下降,對低風險產品比較青睞。不少企業也在購買短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其對產品的流動性、安全性要求都較高,出資少的有幾千萬元,一般都有幾億元。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認為,市場樂觀情緒并沒有完全恢復,保本基金熱銷說明市場存在一定的投資機遇。
事實上,除保本基金外,債券型產品同樣受到資金青睞。博時裕榮純債基金宣布自12月1日暫停1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長信可轉債基金自12月3日起全面暫停申購業務。銀華純債信用主題基金、中??赊D換債券基金也暫停了大額申購業務。鵬華豐華債券型基金、景順長城景頤宏利債券基金也都宣布提前結束募集期。
“今年九月新基金銷售是比較困難,特別是權益類延長募集的現象也曾出現。然而十月底開始,新基金發行節奏加快,市場明顯有回暖趨勢,但是火爆還感覺不到。”一家正在發行新品的基金銷售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就基金發行類型來看,打新基金是提前談好的資金,可以排除在外。倒是幾只保本基金都賣得不錯,提前結束募集期。傳統股票型基金只能算賣得一般,有的一天能賣七八千萬元,有的新基金一天能賣2億~3億元,差別還是有些大。
南方某基金公司銷售總監表示,公司近期的新品賣得還不錯。A股大幅下跌后,大量的資金回歸銀行的理財池,年底資金理財需求是比較旺盛的,銀行資金配置的壓力很大。當然銀行銷售人員年末考核期臨近,也有做任務的壓力。
銀行銷售占比可達七成
通常情況下,基金銷售分為基金公司直銷和代銷,直銷分為網上銷售和柜臺銷售兩種,其所占比例各家基金公司有所不同。若機構業務量做得比較大,則直銷在基金公司所占的比重會很大。
由于不用和其他機構分割管理費,最賺錢的當屬基金直銷部分。但對大多數基金公司而言,直銷部分保有量在基金公司的占比是比較低的。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向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透露,目前基金行業內公司資產規模保有量中,基本上直銷部分的比例占到20%,代銷部分占比為80%。代銷部分中,銀行能占到90%,剩下的只能占到10%。這樣一來,來自銀行端的客戶保有量可以達到總規模的七成,銀行依舊是基金銷售中的絕對主力。
近年來,新基金發行尾隨傭金不斷抬高,其管理費收入下降的現象不時出現。滬上某基金公司市場總監指出,不同銀行、不同基金公司、不同產品尾隨傭金都不同。比如,對于貨幣基金,銀行就不收尾隨傭金,關鍵還是基金公司去和銀行談。比如,銀行作為重點產品推薦,這種產品收的尾隨費用就要低一些。
據了解,銀行按照自己的打分體系,有不同的標準,避免個人干擾。一家第三方機構的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這幾年都在協助一些銀行建立基金池,構造一套評價體系,同時還會按季度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和維護,方便銀行選擇優質基金進行銷售。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也表示,銀行現在對基金產品也不是來者不拒,比較挑。市場不是一個寡頭市場,不是誰給的費率高就賣誰的。一般如果提出很高的尾隨傭金,基本上就是不想賣你的產品。目前來看,業內尾隨傭金一般在30%~60%。
電商渠道收效不明顯
盡管2014年以來,擁抱BAT、互聯網寶寶等產品彰顯出電商銷售的實力,然而隨著今年初以來央行五次降息,無風險收益下行,寶寶類產品的比較優勢消失。擁抱互聯網銷售的熱情急劇降溫,盡管基金公司近兩年進行過大量的投入,但收效并不明顯。
前述銷售總監告訴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除銀行外,公司和包括電商在內的第三方銷售整體都是穩步推進。在第三方銷售中,東方財富網旗下的天天基金網優勢比較明顯,其銷售量還不錯,客戶群體影響比較大,其他感覺量還沒有做起來,基本還處在市場起步和培育階段。產品方面,公司旗下產品都上線了,但主要精力還是旗下績優產品的持續營銷和一些保本、債券型產品,權益類產品不好賣。新基金銷售還是放在銀行、券商等銷售機構。
滬上某基金公司銷售人士表示,公司今年也在積極尋求和第三方合作,比如:天天基金網、諾亞、陸金所等。第三方銷售方面,特別是電商這塊,客戶量上得很快,比如去年有100萬開戶數,今年可能就會達到200萬開戶數??蛻糁饕歉鶕星閬矶?,行情好的時候規模上來得快,行情結束撤退得也快,這樣客戶維護服務的難度比較大,對公司產品黏性不高。總體來看,這塊資產保有量不大。就互聯網銷售來看,今年行情好的時候,指數分級基金規模增長很快,而貨幣基金基本上屬于比較簡單的“小白”產品。
一位基金公司電商人士表示,狹義電商就是基金公司自銷平臺,增長速度平穩,很難出現翻倍增長?;ヂ摼W銷售中賣的品種也有問題,只能大賣貨幣基金,這中間涉及電商客戶體驗感和基金產品本身的問題。論平臺,比不過互聯網公司,論銷售比不過第三方銷售,別人能銷售全市場基金產品?;鸸局变N只能拼費率和服務?,F在電商申購費率可以打四折,有的基金公司直銷還沒有這么高的費率優惠,直銷的優勢只能是提供其他渠道不能提供的服務。
最新精彩報道,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火山財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