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26 22:15:36
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加快污水垃圾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有效拓展我國農業農村投資空間,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都具有積極意義。
每經記者 李彪
“十三五”時期,農村環境治理將迎來新的發展期。
10月24日,環保部、財政部在江蘇省南京市聯合召開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現場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強調,“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時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環境保護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包括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等。
據了解,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加快污水垃圾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政策支持的重點。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農村里面的農業生產在增加,農村集中化的污染問題較多,應該作為點源去加強管理。
年底完成7萬建制村環境整治
近年來,關系城鄉居民“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安全的農村環境問題,受到了國家高度重視,促進、鼓勵農村環境環保的相關政策和文件陸續出臺。
2008年7月,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要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行“以獎促治”集中整治危害嚴重的環境問題,實行“以獎代補”鼓勵開展生態示范創建,建設清潔家園。
200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部等部門《關于實行“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通過“以獎促治”,推動污染防治的重點流域、區域和問題嚴重地區開展農村環境集中整治。
陳吉寧表示,2008年國家實行“以獎促治”政策以來,環保部、財政部強化組織領導,注重規劃引領,加大監督考核,先后出臺10余個規范性文件,召開4次全國現場會,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315億元,指導和推動各地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宋國君認為,相比于以前,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實際上是在減輕。
截至2014年底,5.9萬個村莊已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直接受益人口達1.1億多人。到今年底,將完成7萬個建制村的環境整治任務,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有效拓展農村投資空間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民盟中央提交關于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的提案,指出,我國農村環境形勢目前仍然嚴峻,生活污染和農業污染、工業污染并存,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等種種環境問題嚴重危害群眾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
從“十三五”環保的目標要求來看,農業環境保護毫無疑問地將成為其重要一環。
陳吉寧強調,“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時期。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環境保護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是:以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為根本目標,著力解決損害人民群眾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農村環境監管能力,推動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陳吉寧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在全國選擇10個左右縣(市、區)開展農村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與創新試點,通過準確職能定位、完善獎懲機制、合理配置機構與能力,探索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并及時總結典型做法與經驗在全國加以推廣。
同時,財政部副部長劉昆要求,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加快污水垃圾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有效拓展我國農業農村投資空間,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都具有積極意義。為此,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環保部門加快工作進度,抓緊組織項目落地,加快預算執行。
對此,宋國君稱,農村人員較為分散,如何提高這些基礎設施的效益,仍需要進一步論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