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01:43:11
2015年11月6日~8日,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將在成都舉行。屆時,包括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行業和上市公司的領袖300多人將蒞臨成都,共同見證“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揭曉,把脈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展望“十三五”規劃,聚焦大國雄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當前A股市場已逐步恢復理性,投資者信心也逐步增強,即將出爐的“十三五”規劃成為全市場最期待的政策綱領。
根據以往的經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發布前公布的重要政策文件通常會在“規劃”中重點提及。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中國制造2025》等綱領性文件或有望在“十三五”規劃中被重點提及,“十三五”規劃將推動“中國制造”加速走向“中國智造”,這勢必誕生一批世界級企業,而在A股市場中,這也將催生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
2015年11月6日~8日,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將在成都舉行。屆時,包括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行業和上市公司的領袖300多人將蒞臨成都,共同見證“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揭曉,把脈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展望“十三五”規劃,聚焦大國雄心。
實現制造強國的首個十年綱領
我國計劃用30年時間,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
第一步,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臺階。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而《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也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議題。
事實上,《中國制造2025》著重強調了十大重點領域的突破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包括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信息通信設備、操作系統及工業軟件;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在傳統制造業成本等優勢逐漸消失,經濟亟須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十三五”規劃將為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將給A股市場帶來一系列投資機會。那么,哪些公司將成為世界級企業?
康得新:積極探索智能制造領域
康得新(002450)在2013年的口碑榜評選中榮獲最佳管理團隊獎,憑借著卓越的管理團隊,康得新在二級市場也取得了驕人戰績。2014年至今,康得新股價最高漲幅超183%,盡管經歷了A股之前的深度調整,康得新當前市值也高達500億元。
目前,康得新已具備了全產業鏈、全系列產品的預涂膜產業集群,在規模、技術、市場、服務、成本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除預涂膜產業外,公司投資建設的高分子膜材料項目,將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目前對高端高分子膜進口產品的依賴。此外,康得新與雷丁汽車合作設立設計中心,使康得新具有整合歐洲汽車輕量化設計人才和技術的重要平臺,為公司發展新能源電動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車體和部件,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公司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康得新董秘鐘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長期發展形勢看,我國勞動力成本逐年增高,“工業4.0”、智能制造不僅能使我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強國,對企業而言也減輕了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康得新立足兩大產業集群和國內最重要的高分子復合膜材料產業平臺,在智能制造領域也將積極探索,打造出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的國際領軍企業。“大格局,大發展。”招商證券認為,康得新定位中國3M,打造新材料、3D智能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三大平臺,構造器覆蓋新材料高端領域多方位、多層次生態鏈,發展空間巨大。
洲明科技:實現“智造”轉變
洲明科技(300232)在2014年的口碑榜評選中榮獲最佳管理團隊獎,作為國內領先的LED應用產品與方案供應商,公司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在二級市場同樣給予了投資者豐厚回報,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最高漲幅達到152%!
作為領先的LED顯示、照明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洲明科技在智造領域的自動化、規模化水平,近年來穩居LED應用行業榜首。
洲明科技在深圳坪山新區洲明科技園的生產廠房面積達58800平方米,顯示產品全年產能150000㎡左右。公司生產管理體系自2009年起全面推行實施精益生產管理方式,是業界最早啟動對小間距產品進行獨立車間與專線生產的企業,具備較高自動化生產水平,通過自主創新工藝設計,確保對UTV系列小間距產品的高品質與高可靠性。
截至目前,公司路燈生產車間是全球范圍內唯一采用全自動流水線作業的車間,不超過50名工作人員的配備,月均產能達36000臺。該車間采用全自動化機器人操作,集輸送、搬運、信號傳遞于一體,產品從組裝開始就被賦予識別碼,并建立高效數據采集系統,其所處的每一道工藝均能通過聯網的控制系統識別且數據終身保存。
洲明科技董秘徐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在智能制造領域在積極探索與應用,并將相關理念運用到具體生產過程,通過“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增強,業績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在優秀管理團隊的帶領下,洲明科技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洲明科技預計,2015年1月至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00萬~10300萬元,同比增長125%~147%。
洲明科技作為國內一家領先的LED應用產品與方案供應商,從其開拓的LED顯示屏出口對象來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是排名靠前的主要幾個進口國。但近年來,新興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包括俄羅斯、東南亞等地需求量大增,
在對產業鏈的持續經營和開拓創新上,公司目前已成長為LED顯示與照明應用行業領先的硬件+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面對當前LED的行業特性,在內生式增長的基礎上,公司將充分利于并購的外延式增長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致力于轉型升級成為中國領先的文商旅生活圈媒體,而在LED照明領域,公司向智能照明物聯網發展。
有行業人士評價稱,洲明科技定位比較清晰,基于主業LED顯示屏優勢,仍在積極拓展與之相關的廣告、營銷等輕資產經營模式,預計與現有業務協同性會相對較強,雖具有不確定性,但仍值得期待。
《《《
私募訪談
菁英時代羅志鵬:五維度掘金“十三五”投資機會
◎每經記者 楊建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政策對市場熱點的催化效果來看,本次會議更被市場各方期待,其中有關“十三五”規劃的內容以及所引出的投資主線更是倍受矚目。
2015年11月6日~8日,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將在成都舉行。屆時,包括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行業和上市公司的領袖300多人將蒞臨成都,共同見證“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揭曉,把脈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展望“十三五”規劃,聚焦大國雄心。
對于“十三五”規劃所涵蓋的主題,《每日經濟新聞》將陸續推出私募高手把脈“十三五”系列特別報道,詳細梳理和深度挖掘相應行業。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私募大佬深圳菁英時代副總裁羅志鵬。
“質”與“量”并重
目前,我國處于一個重大轉型期,“十三五”規劃將勾畫出全新的發展藍圖,結合當下經濟發展和深化改革的核心內容,描繪未來五年經濟發展的全新路徑。
羅志鵬認為,在此背景下,幾個關鍵點值得高度重視。“質”與“量”并重,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在“十三五”期間仍將延續。經濟結構轉型是老經濟、老模式式微,新經濟、新模式壯大的過程。
羅志鵬進一步指出,未來幾年,投資增速可能會繼續下滑,但消費增速將保持相對平穩。制造業中具備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以及偏向新經濟行業的占比將繼續提升;投融資方面,更多貸款將繼續投往新經濟領域;直接投資中,投資者偏好也將以新經濟為主。在資本市場上,新經濟市值占比在未來幾年也仍將持續提升。新經濟“量”的相對提升趨勢會繼續,老經濟將對“質”提出更高要求,整體經濟將表現為“量”和“質”并重。
此外,羅志鵬認為,從股票市場投資的角度看,能夠實現收入擴張的新經濟行業是關注重點,包括健康、科技互聯網等,以及與產業結構升級相關的環保、新能源等。能夠利用新技術、新模式進行轉變的傳統產業也值得關注。
五維度掘金投資機會
從投資角度看,菁英時代重點看好的主要投資機會包括以下五個板塊。
一是信息經濟。信息經濟將提高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并加速互聯網和傳統經濟的融合。2014年,我國信息產業消費規模雖達到2.8萬億元,但只占GDP比重的23.7%,遠不及發達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發展信息經濟的部分或將包括通信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互聯網金融規范與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傳統產業觸網、信息安全保障等。羅志鵬指出,其重點看好信息與產業融合,如與生物技術、制造業、服務業的融合。另外是大數據、信息安全、智慧能源、智能交通。
二是智能制造。從多項政策規劃來看,智能制造是當前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十三五”規劃有望延續這一關注焦點,將推動“中國制造”加速走向“中國智造”。羅志鵬認為,三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智能制造,涉及的行業包括高端機械裝備制造、軍工、海工裝備、先進軌交裝備;二是工業互聯網,涉及內容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傳輸及數據分析三大環節;三是創新應用。
三是醫療產業。“十三五”規劃出臺后將促使醫療行業加快發展,羅志鵬指出,其看好醫療服務,包括綜合性、專科及養老康復醫院;醫療信息化,包括醫院智能化管理系統;生物醫藥(含中醫藥),包括原創生物制藥、創新藥物研究開發;高性能醫療器械包括數字化診療設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分子診斷儀器及試劑、適用于家庭和社區的可穿戴醫療設備等;此外,干細胞、再生組織等新技術產品的發展成新亮點。
四是節能環保。羅志鵬重點看好四個子領域,一是低排放、可持續發展能源中的天然氣和核能;二是可再生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三是伴隨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應用,能源管理等相關領域也值得關注;四是已取得技術積累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五是文化教育。隨著國家對文化、傳媒、教育和體育產業的扶持政策頻頻出臺,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一片明朗,“十三五”將成為整個文化產業的黃金期。從政策的著力點分析,影視娛樂,三網融合,互聯網傳媒以及體育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