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14 00:28:19
在筆者看來,迪頓的研究融合了他對微觀宏觀經濟學以及政策經濟學的理解,他在消費領域的研究成果被廣泛用于政策制定評估。在貧窮與福利方面的研究,為宏觀與政策經濟學作出了巨大貢獻,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每經編輯 栗施路
◎栗施路
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微觀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以表彰他在消費、貧窮與福利方面的研究貢獻。
迪頓在微觀消費領域研究成果頗豐,研究出了一套“準理想需求系統”,很多人說他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人們對消費選擇的理解,是位成功的微觀經濟學家。
在筆者看來,迪頓的研究融合了他對微觀宏觀經濟學以及政策經濟學的理解,他在消費領域的研究成果被廣泛用于政策制定評估。在貧窮與福利方面的研究,為宏觀與政策經濟學作出了巨大貢獻,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對于中國經濟最有意義的政策提升,莫過于改革開放,進行這個改變的鄧小平曾提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改革開放無論從目前經濟現狀,還是從迪頓的研究成果方面都得到了不容質疑的肯定。
迪頓提出,貧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財富的不平等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時候是正面的有時候則相反,因為人們會因收入差距而奮斗以增加收入,并通過消費再分配達到社會健康經濟的新陳代謝。
相反的情況,是既得利益集團會阻礙低收入人群通過發明創造,避免自身利益受損。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社會還沒有明顯的貧富差距,所以財富不平等在改革開放初期幾乎沒有負面效應,這是鄧小平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精妙之處。
同樣是因為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地位已今非昔比: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在取得這樣的成果時,迪頓的研究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現在到了該重新審視財富不平等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的時候,因為中國的財富分化日趨明顯。
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許多傳統產業正被新興行業顛覆,按照迪頓的理論,應該看到擁有強勢商業地位的傳統產業阻礙創新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卻是另一番景象。許多有錢人開始熱衷于將自己的財富投入風險投資與創業基金,在追求回報的同時支持社會與科技創新。
而按照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社會進步與科技創新可以帶動經濟總量增長,這樣的創業投資是目前擁有財富人群雙贏的明智之舉。
迪頓的研究表明,不平等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后果”,而且貧富差距并不只是收入問題那么簡單。
目前,中國的現狀是收入差距雖然存在,但社會整體生活水平與社會財富都在提高。這時候應更加關注民生福祉,收入可以相對不平等,但要確保人民對于社會資源權利的公平與公正。
(作者為中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會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