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易憲容:只有通過自我修復 A股市場才能走出困境

每經網 2015-10-12 10:12:26

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中指出,中國股市經歷了數輪調整,目前已大致到位。也就是說,今年A股的大起大落,通過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目前已經開始平穩。不過,股市能否企穩,得看它能否在自我修復中復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中指出,中國股市經歷了數輪調整,目前已大致到位。也就是說,今年A股的大起大落,通過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目前已經開始平穩。不過,股市能否企穩,得看它能否在自我修復中復蘇。

自我修復機制原本是生物學上的一個概念,而股市作為資本市場的有機體,它的出生、成長、壯大也是一個自我修復過程。所以,盡管今年股市出現了暴漲暴跌異常波動的情況,給股市的發展與繁榮帶來巨大的陰影與障礙,但只要股市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就能夠獲得新生。

要想讓股市完善自我修復的機能,政府還得為其發展創造一系列的制度條件,讓股市真正成為價格機制起決定作用的市場。

首先,股市的自我修復就是要讓A股的內在機制能夠正常運行,讓市場因素在股市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里既有政府穩定市場后退出的問題,也有政府如何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問題。這意味著推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勢在必行。所以,加快推進股市市場化改革成了首要任務。

其次,要對當前A股的規則與制度進行全面檢討,重組權力結構。股票就是對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定價,在歐美成熟的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信用是通過長期的市場行為得來的,并且生成了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制度來保證。但中國的證券市場由計劃經濟轉軌而來,容易使政府對股市過度主導。

第三,要重新認識與理解當前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與功能。以往總是以為發展中國金融市場及中國資本市場,就得引進相應金融衍生工具,否則就不完善。實際上,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在歐美市場所起到負面作用遠大于正面作用,金融衍生工具往往成為造成金融市場不公平競爭及金融危機四起的根源。

基于此,監管部門要對近幾年引進的金融衍生工具及程式化交易全面檢討,考慮這些工具是否適于中國國情,這些工具是不是這一輪股市暴漲暴跌的重要原因。互聯網金融創新也是如此,應當全面檢討2013年以來興起的互聯網金融。

第四,要轉變監管理念,由以往對股市的事后監管轉變為事前的引導與規范。股市制度安排的公共決策化是當前A股能否成熟的關鍵所在,也是保證股市得以自我修復的制度基礎。因為,股市的制度安排及改革只有在這種方式下才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關系,才能讓所制定的法律法規真正落實執行。

不從這些方面入手,A股的自我修復功能就得不到發揮,股市要走出當前的困境并非易事。

當前,政府在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股市距離成熟的市場還有一定差距,因此,A股是否能夠在當前的基礎上企穩仍然面臨不確定性,仍然需要實體經濟向好來推動。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我修復 易憲容 3200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77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午夜免费性色福利视频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