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08 21:59:35
10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和保監會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保險業支持重大工程建設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對保險資金參與重大工程建設的符合規定的投資收益,按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給予稅收優惠。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每經記者 黃俊玲
10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和保監會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保險業支持重大工程建設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對保險資金參與重大工程建設的符合規定的投資收益,按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給予稅收優惠。
一位保監會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考慮到個別地方政府對某些重大項目的認識不一,所以此次文件還特意協調了財政部,對符合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支持。
旨在支持實體經濟
據了解,《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加大長期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支持保險機構通過債券、投資基金等方式參與重大工程投資,進一步拓寬投資空間,創新投資方式。二是發揮風險保障功能。積極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大力支持保險機構通過工程保險、巨災保險和再保險等方式,加強對重大工程建設的保障力度。三是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著力解決在重大工程投資中長期困擾保險機構的溝通協調、信息共享、稅收政策落實、用地保障、不動產抵押等障礙。四是加強風險管控。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打通金融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渠道,緩解投資資金制約,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抓緊建立重大項目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制,繼聯合銀監會下發了《關于銀行業支持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后,近日又聯合保監會下發了上述《指導意見》,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和保險業務風險保障的獨特優勢,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加強保險業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支撐作用。
加強風險管控
據了解,此前保險資金也參與過一些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如南水北調、京滬高鐵等項目,此次的《指導意見》同時要求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控,加強保險機構能力建設。
《指導意見》指出,保險機構參與重大工程建設投資,要按照市場化原則,綜合考慮投資的風險和收益,搭建合理的組織架構和運作流程,加強專業團隊建設,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體系,切實加強風險管控,維護保險資金安全。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要加強風險管控。把握既積極支持,又安全穩妥的原則,進一步加強保險機構能力建設,強化屬地化監管,做好各地統籌協調,明確市場主體、監管機構和主管部門相關職責。
保監會一位內部人士也認為,一方面,在政策上支持保險資金發揮其長期投資的作用,支持實體經濟參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另一方面,也希望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同時還對這些項目采取屬地監管的措施。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要落實稅收政策,對保險資金參與重大工程建設的符合規定的投資收益,按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給予稅收優惠。
前述保監會內部人士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這涉及到一些具體操作層面的問題,考慮到個別地方政府對某些重大項目的認識不一,所以《指導意見》還特意協調了財政部,對符合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