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29 00:18:08
美元維持整體強勢,支撐主要來自美聯儲委員強硬講話,這也包括主席耶倫。此外,上周公布的美國二季度GDP強勁亦是美元支撐。本周美元最大變數是9月非農數據,該數據的優劣將打消或固化市場關于“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
每經編輯 鄭步春
鄭步春
美元維持整體強勢,支撐主要來自美聯儲委員強硬講話,這也包括主席耶倫。此外,上周公布的美國二季度GDP強勁亦是美元支撐。本周美元最大變數是9月非農數據,該數據的優劣將打消或固化市場關于“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
耶倫暗示年內加息
上周四美聯儲主席耶倫釋放出比較強硬的信號,這使得投資者對年內加息的預期增強,美元走勢相對偏強。
上周四美元指數跌0.29%至95.917點,但脫離了低點95.458點。上周五美元指數漲0.32%,本周一暫(截至昨18:06)跌0.02%至96.203點。由形態看,美元指數目前站在所有短期均線之上,呈現出一定的強勢。
耶倫表示,只要通脹保持穩定且經濟強勁程度足以促進就業,就將于年內升息。她還表示,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進展,不會對美聯儲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她此番話明顯指向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的波動,意思是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波動不至于影響到美國的利率決定。數周以來,許多投資者相信中國因素或延遲美聯儲加息進程,故上述講話透露出明顯的鷹氣。
耶倫還表示,近期物價疲弱主要是因為強勢美元及油價下滑等特殊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未來有可能會消退,最終使美國通脹率上升至2%的目標位。
耶倫發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強調年內將可能加息,因現在已非年初時段,而是接近第四季度了,所以耶倫的講話就應屬于最為強硬的那種。美聯儲10月份有次利率會議,12月還有一次,目前市場人士更加相信,美聯儲會于12月那次利率會議上宣布加息。
更前一周,美聯儲剛剛舉行了利率會議并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此舉符合市場預期。在政策聲明及會后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釋放出了極度偏軟的信號,這一度使投資者相信美聯儲十年來首次加息將會延期至明年。然而之后,美聯儲就像徹底變了一樣,有多名委員(包括耶倫)釋放出了強硬言論。
美聯儲前后不一的態度令市場極度困惑,甚至產生許多不滿。不過,在有更多的經濟指標出臺之前,市場可能也只好乖乖地跟著美聯儲嘴皮子走。
令交易員頭大的是,本周美聯儲仍將有多名委員發表講話,其中就包括耶倫在本周三的講話。
“非農”或一錘定音
上周五美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GDP終值由初值的增3.7個百分點上修至3.9個百分點。該數據對美元明顯利好,因其提升了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不過,美國二季度GDP向好人人均知,故僅有此利好或許仍不夠。
本周美國仍將公布大量經濟指標,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將于本周五公布的9月份非農數據。如果非農數據強勁,那么美聯儲年內加息將變得鐵板釘釘,反之就仍有可能延期至明年。一般而言,只要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守住20萬人大關,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就會強化。除就業人數外,投資者還會注意同時公布的薪資增長數據。
除非農數據外,本周一美國也有些比較重要的經濟指標,其中包括:8月個人消費與收入報告、8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等。PCE是美聯儲相當重視的一個物價指標。
假如本周數據支持美聯儲加息,未來美元將向上突破,前期高點96.371點將很難構成阻力,但年內高點100.420點仍將構成較大阻力,未必能在中短期內突破。
如果美聯儲過早加息,新興市場混亂極可能加劇,甚至不排除誘發全局性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似乎也很難獨自走強。換言之,美聯儲過早加息,很可能反而損及未來的加息速度,從這個角度看,加息為美元帶來的利好會自動受限。
英鎊重歸弱勢
英鎊上周表現極弱,一周跌去2.25%,本周一英鎊暫企穩于1.5190美元,接近四周來最低點。
在主要交易幣種中,英鎊可能是唯一可與美元競爭加息機會的幣種,但最近一周多來,美元的加息機會明顯得到強化,而英鎊加息理由有所減弱,故英鎊相對于美元的走勢較為疲弱。
上周英央行副行長羅德班特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英國幾無通脹壓力上升跡象,英國勞工成本需要更快的增長才能令通脹率回到央行的目標。
英央行中多數委員應與羅德班特觀點類似,但也有少數持不同意見者。英央行委員卡弗蒂上周表示,現在就應升息以防通脹率在未來兩三年內升至過高水平。
目前市場中多數人相信英央行將于明年年中或更晚加息,假如未來經濟指標沒有太大起色,英鎊走勢應弱于美元。當前英鎊匯率中已包含其晚于美元加息的因素,但只是晚上一、兩個季度,所以假如市場認為英鎊加息較美元加息會晚半年以上,那么英鎊走勢仍將承壓。
本周英鎊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本周二將公布的英國零售數據,周三將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以及本周四將公布的英央行9月利率會議紀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