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

每經網首頁 > 原創 > 正文

香港房奴壓力全球第一 如何化房貸為動力?

邦地產 2015-08-17 14:35:18

2014年,香港的樓價中位數是香港居民收入中位數的17倍,冠絕全球。但正因為是全球最苦房奴,很多香港人只能奮發圖強,平民如此,明星也如此。

每經編輯 蔡雅蕓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本文原載于“邦地產”微信公眾號real-estate-circle)

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80后是一群最沒有前途的一群人。因為房貸,他們既不能失業,也不敢創業……”

“房貸和房奴”似乎讓人看不到希望。但如果你看看香港小伙伴們的表現,或許就不會這么想了!

在一份名為“2015年全球最苦房奴城市排行榜”的榜單中,香港穩居第一!

該調查通過比較“樓市價格中位數”與“居民收入中位數”,計算出住房負擔能力。兩者差距越大,買房壓力越大。2014年,香港的樓價中位數是香港居民收入中位數的17倍,冠絕全球。

但正因為是全球最苦房奴,很多香港人只能奮發圖強,平民如此,明星也如此。

房奴一號:陳奕迅

2004年時,他以2200萬港元在香港買下一套豪宅。

2014年1月,他又用2.3億港元購入獨立屋送給老婆。

同年8月,再次斥資1億港元與老婆聯名買下黃竹坑的商廈。

據說,陳奕迅的房債高達三億多,人家每個月的按揭有70萬港幣。

二號房奴:阿嬌(鐘欣桐)

2001年,Twins走紅,阿嬌入手了多套房產,后又售出從而套現數百萬。

2007年,她一次性購入兩套物業,價值近3000萬港元。

2008年,初艷照門事件后,阿嬌工作量減少,供房困難的她只有賣掉一處物業,由此虧損130萬港元。

2009年,再次以374萬港元買了一套房,持有4年后,于2013年1月以535萬港元賣掉。同年5月她又以979萬港元高價再次購入西九龍一低層單位。

據說,現在阿嬌有兩間千萬豪宅在手,月供十多萬港元。

三號房奴:劉德華

2002年,劉德華半年沒有工作,生活節衣縮食,連買件T恤都要考慮再三。

而當時早已成天王的他在海外和香港都有投資物業,每月房貸數十萬。他自己都自嘲說,自己成了“石頭王老五”。

所以...為了還房貸,他們都拼了!

拼命三郎:陳奕迅

從2004年陳奕迅買下第一套豪宅開始,他就走上了拼命工作的“不歸路”。

1999年的陳奕迅展露頭腳,而在2004年(他買房后的第二年),《U87》讓陳奕迅大紅大紫。憑著《U87》,陳奕迅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奪走六個大獎。

2010~2012年DUO陳奕迅演唱會共舉辦了66場,有些場次甚至出票一小時后全部售罄。2014~2015年,Eason’s Life全球巡演已辦了80多場,票房依舊。

“累傻了”的陳奕迅在去年雖然放話要退出樂壇,但有這70萬房貸的壓力,“退出樂壇”或許也只能是說說而已。

阿嬌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為了還房貸,阿嬌復出工作,不僅在內地拍電視劇,對商業活動也來者不拒。

有消息說阿嬌以往開價20萬港元一集,現在降到一集只收10萬港元,如果劇集超過18集,還有折扣。

此外,廣告價格也縮水,阿嬌近年以平均每個廣告50萬港元接拍,之后每年續約費約30萬港元。

在苦心經營之下,她的熒幕形象有所恢復,人氣也有所回升。據說年收入還是有500萬港元,讓還貸壓力減輕了不少。

停不下來的劉德華

2002年圣誕檔,劉德華在《無間道》中演一個充滿矛盾的反派人物。導演劉偉強說,拍攝期間劉德華每天都比主創早半個小時到,“不是化妝,而是抓我們談劇本,他是很努力的演員。”接下來的一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而《無間道》拿到5500萬票房,成為當時的救市之作。

2003年,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署CEPA,香港電影可以不限配額進入內地院線。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市場,劉德華看到了機遇。而《天下無賊》、《投名狀》、《建國大業》、《桃姐》,他參與投資、出演的電影,都獲得了成功。

實際上,明星的房奴經歷,相比一般人,還是非常華麗亮眼的。要知道,對于普通人而言,2014年香港人均收入達到44805美元,但房價卻動輒10萬/平,一般人或許連當房奴的資格都沒有。

在香港,“80后”中,就有約六成的人成為房奴。他們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有人分析,假設香港年輕人打算買300萬元的房子,假設做七成按揭,即需要90萬;如每月可維持儲蓄5000元并投資,即使投資年回報可高達7.8%,也要長達10年才能儲夠90萬。

而事實上,大部分有儲蓄習慣的“80后”,有24%的人每月儲蓄金額不足2000元;另有47%表示沒有定期儲蓄或投資;有近50%的人表示,目前的投資金額少于10萬元,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沒有閑錢投資或者沒有理財知識。

為了買到房子,很多香港人極為努力,每天下班之后,還要找各種兼職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之下,香港出現了一代代的精英人才。這其中也包括很多從內地去港發展的人才,比如閭丘露薇。

閭丘露薇初到香港時,一度出現負資產,而買房的房貸更是給了她極大的壓力。但也正是各種壓力和機遇,讓她成長為如今的香港知名媒體人。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為了買房、為了供房,承受壓力越大的人,或許才能做出更多的驚人之舉。

比如,拼命工作拼出了一片天、壓縮開銷存到了第一個100萬、精準投資讓資產翻倍……

當房貸從純粹的壓力,變成人生拼搏的動力,你或許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香港樓市 買房 80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色在线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影视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婷婷五点开心六月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