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04 21:31:53
京津冀物流“朋友圈”要升級了,下一步,區域內供應鏈企業將以“結對子”的方式,打造物流平臺。
每經編輯 張雯
每經記者 張雯
京津冀物流“朋友圈”要升級了,下一步,區域內供應鏈企業將以“結對子”的方式,打造物流平臺。
8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目前北京、天津、河北都在積極推動物流標準化相關工作,近期擬結成物流標準化工作聯盟,并力爭實現標準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標準化設施設備技術、流通規范和誠信體系互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商務部獲悉,商務部已牽頭會同三地開展《京津冀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的研究工作,并擬于年內完成。
供應鏈企業要“結對子”組成“朋友圈”
“在2014年,為提高京津冀區域物流標準化水平,商務部、財政部、國家標準委三部門選擇了北京作為物流標準化試點”,沈丹陽表示,“通過先行探索經驗,目前已經初步取得了企業聯盟共推、單元化物流提效等創新成果”。
物流標準化是指以物流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的技術標準和包裝、裝卸、運輸、配送等各類作業的作業標準和管理標準,以及作為現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標準并形成全國以及和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推動物流業的發展。
事實上,當前我國物流標準相對滯后、沒有實現完全統一,?由于我國物流行業標準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且各個行業標準參差不齊,標準化建設工作進程十分緩慢。
而在京津冀物流一體化建設中,以標準化的實施實現物流提效升級,成為重要步驟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為促使物流標準在更廣范圍內實施,提高標準的通用性,今年商務部等三部門繼續圍繞京津冀區域選擇了天津、石家莊、唐山作為試點城市,而近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擬結成物流標準化工作聯盟,引導京津冀地區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結對子”、帶動提高區域物流標準化水平。
“物流體系的標準化實際上非常重要,以蔬菜為例,如果要從生產上游配送至消費終端,期間要使用到諸如周轉筐等配送工具,”一家北京農產品流通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這個產業鏈條各家都統一了標準,那么在蔬菜周轉、搬運、儲藏、分割等過程中,能提升很大的工作效率”。
京津冀商貿物流規劃待出
在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的語境下,河北正因北京加速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而衍生出巨大的物流建設空間,而京津兩地同樣需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需求。
7月24日,京津冀商務部門推動落實協同發展戰略工作會議在津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了此次會議。
據了解,此次會議提出要制定《京津冀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由商務部會同京津冀三地共同組織完成規劃編制工作。對此,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這是京津冀三地商貿物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今年完成規劃,是和“十三五”規劃相銜接的要求,也是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的時間表相一致。從國家層面出發制定京津冀三地商貿物流發展規劃,有利于協調各方利益。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項規劃之一,《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在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總體框架下,進一步明確京津冀區域商貿物流發展的主要思路、原則、任務,重要節點和通道、重點園區、服務平臺等內容,推動形成京津冀多層次、多功能、便捷高效的區域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