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09 00:59:21
事實上,從7月6日開始,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就出現了加速下降。當天兩市融資余額從1.907萬億元下降至1.770萬億元,凈減少1363.01億元,降幅為7.1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在A股二十多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劇烈的行情變化。盡管管理層護盤態度明確,行動堅決,但要在短時間內再聚人氣,絕非易事。
7月7日,市場融資余額繼續大幅下降。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當天滬深兩市共發生融資買入904.80億元,較前一日減少32.69%;融資償還則高達2348.25億元,全天融資資金凈流出1443.46億元。這意味著,A股開始加速去杠桿,連續兩日融資余額凈流出超千億。
12天凈流出6400億
事實上,從7月6日開始,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就出現了加速下降。當天兩市融資余額從1.907萬億元下降至1.770萬億元,凈減少1363.01億元,降幅為7.15%。
從標的明細可以看出,融資余額減少與大量個股停牌有部分關聯關系,這些停牌標的的融資者可以從其他渠道還錢,但不能交易后就沒有了買入。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892只兩融標的中,截至7月7日已經有193只停牌。另外,當日還有五礦稀土等9只個股沒有融資買入,只有融資償還。
這是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連續第12個交易日下降。6月18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見頂達2.267萬億元,到7月7日減少至1.626萬億元,12個交易日減少約64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去年10月10日,即本輪牛市啟動之初,兩市融資余額才首次突破6400億元。從2010年3月31日兩融業務開展,到2014年10月10日首次突破6400億元,歷時1097個交易日。僅僅12天,就跌去了1097天的“成果”。
平安12個交易日流出190億
從個股來看,7月7日兩市融資第一股——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77.46元)依然充當了融資余額下降的“急先鋒”。當日,在國家隊的洶涌買盤下,中國平安以漲停報收。但上證所盤后數據顯示,當天中國平安共發生28.89億元融資買入,而融資償還額高達105.97億元,是融資買入額的3倍多,融資資金凈流出高達77.08億元。當日收盤時中國平安的融資余額為319.23億元,是目前僅有的融資余額在300億元以上的個股。
作為滬深300重要權重股,自2010年兩融業務推出以來,中國平安融資余額除了少數幾天被中信證券超過,絕大多數時間穩居融資余額第一的寶座,公司也因此成為杠桿交易的風向標。6月19日~7月7日,在12個交易日內,中國平安只有7月1日一天出現融資資金凈流入,區間融資凈流出合計已經高達189.41億元。而從今年初到6月18日,112個交易日里,公司一共被融資凈買入275.97億元。6月18日公司融資余額創下523.69億元的歷史峰值。也就是說,12個交易日的融資資金凈流出已經相當于過去112個交易日凈流入的68.63%。
融資者的恐慌情緒似乎在的平安身上得到了延后體現。昨日平安以跌停報收,成交金額為289.6億元,較7月7日的679.4億元天量有明顯縮量。
部分個股現凈流入
不過,在市場普跌的背景下,仍有極少數融資標的受到了資金青睞。
7月7日,只有12只個股出現融資資金凈流入。第一名是工商銀行,其共發生融資買入16.37億元,融資償還15.23億元,融資資金凈流入為1.14億元。第二名城投控股融資凈買入1.07億元;云南白藥緊隨其后,凈買入0.61億元。
另外,中小板的上海萊士、圣農發展、濱江集團、四維圖新,以及創業板的衛寧軟件、紅日藥業也發生了融資凈買入。其中,上海萊士的融資凈買入金額達到5043.06萬元。
太平洋證券指出,兩融市場仍處于抽血過程,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此外目前市場投資風格并不明晰,投資者難以把握介入時機,建議繼續觀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